初见萤火虫
文/蔡康永
听过萤火虫、读过有萤火虫出现的故事,也在电视上明了萤火虫的生活。但是没有看过萤火虫。
天渐渐从天亮变成天黑。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时刻,我会找个方法度过这种时刻,像现在,我就把眼睛专注的盯在书上面。
教室后面的小山上,是我最喜欢看书的地方,夏天时,蝉的叫声会大到你听觉麻痹,眼睛就变成了你的依靠。在这种状况下看书,可以连印书的纸头的纹路、还有每个字的印刷字体的边缘都看得出来。
等到天要变黑了,你就察觉到纸头反射的光愈来愈弱,你的瞳孔配合着一圈圈放大、想抓更多的光进来,但没有用,光被抽走了,纸头上的字像在涨潮中的小岛,一个一个被水漫过去。
这时候我只好把头抬起来,面对已经天黑的世界。而黑暗中只有山和树的影子,其他什么也没有。
那天,又躲在山上看书。三十四号男生坐在另一块石头上。我们看的是一样的课本,课本是很奇怪的东西,散发着一种沉默的敌意,你如果能够找到同伴一起面对一本课本,好像会比较不受威胁。
课本上讲的一件事情,引起了男生跟我的争论。快要天黑的时候,争论变成了吵架。
“你真是自以为了不起的笨蛋。”他说。
“那你就少理我吧。”我说。
“我早就受不了你了。”他站起来,走掉。
我看他走掉的背影,非常生气,感觉到被丢弃,而天开始黑了,我被迫面对我不喜欢的时刻。男生穿的校服是米色的衬衫,渐渐溶化成黑暗中愈来愈恍惚的一个小点。我心中的恶意,也就随天黑的速度,蔓延开来。
眼看我要被我自己困在黑暗的山里了。这时眼前的一片黑暗中,却飞出了一点亮光,我诧异的看着这点亮光,安静无声的飞舞着。
“萤火虫!”我心里惊呼着。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亲眼看到萤火虫时,我会这么不可置信。
那只萤火虫似乎天生悲悯之心,一直盘桓不去。
我在黑暗中,完全不想动弹,只想这样一直看着那点亮光,一直看下去。
时间好像过了很久,久到等我察觉的时候,我已经听到四下有人到山上来喊我的名字,在寻找我了。我却还是不舍得动,不想站起来。
树叶动了动,萤火虫开始往上飞,我的眼睛也随着往上看。
我看到三十四号男生站在我的面前。
“我在看萤火虫。”我说。
“我知道,我也看到了。”他说。
“我从来没有看过萤火虫。”我说。
“我知道,走吧。”他伸手拉我站起来。萤火虫已经不见了。
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没看到萤火虫了,也许我已经看过最美的萤火虫了。
我也不再害怕天变黑的时刻。
大学时候我买过一本书,叫《那些男孩教我的事》,作者蔡康永。很意外的是,这本书居然还附带了一张光盘,由蔡康永把书里的故事一个一个讲出来。
其中的这篇《初见萤火虫》,我一直记到现在。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我非常讨厌傍晚这个时刻。大概是觉得一天到了这个时刻,就好像宣布生命又完结了一天,而让人沮丧的是,这一天感觉自己没有任何收获和成长。傍晚的到来,那眨眼就暗下去的白天仿佛带着嘲笑的脸说:我们要走喽,你好好加油喽!
看时间一点点流逝,没有背的单词和搞不懂的高数,真是让人如坐针毡。
我还大模大样地给这种状态取了个名字,叫,傍晚厌恶症。这种情绪在《初见萤火虫》里第一次得到共鸣,于是无论情绪还是文章,怎么也忘不掉。
我带着这个症状从大学到研究生毕业,到工作好多年,对夕阳这件事,一直提不起兴趣。
我也默默地告诉自己,绝对不买西边有窗户的房子。
结果人生际遇就这么妙,我们遇到了现在的小家。
看房子,我们来过两次,第二次来的时候,正好遇上傍晚。
我第一次,遇到阳光透过窗户,直直地晒在身上,在整个屋子里度上一层金色,接着金色慢慢淡下去,像渐渐被抚平的火焰,陷到远处的云层里,我第一次觉得,其实朝西的房子,也不错啊。
结果,阳台朝西的减分项,居然变成了我眼里的加分项。从装修到住进来,再到看过一年春夏秋冬的所有景致,竟常常,会在心里激起一番涟漪。
你看,好多事,好多选择,我们暗自在心里树立了一些标准,直到看见某番风景,遇到某个人。他们本来完全不入眼,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还有些小矫情坏脾气,可是没想到她有孤芳自赏的美,没想到他可以让我心里的缺失得到安慰,真的没想到,我们这么聊得来。
这些标准竟然统统作废,义无反顾地跌落到温柔陷阱里。
这是个陷阱啊。
我知道啊!
可是,那又怎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