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10天成熟,苹果被冰雹砸烂,玉米倒伏机

国庆黄金周本是出行旅游的好时候,可对北方的农民来说,这个假期实在是太糟心,大家忙着抢收玉米,还要防备着冰雹随时降临,不少老农感慨,辛苦半年的玉米地,能够保本就不错了。如今烟台富士苹果也即将成熟,却遭遇了冰雹袭击,这些极端天气发生在10月份,不得不说很罕见,这到底是咋回事?

01、冰雹砸坏苹果

10月1日凌晨,大连迎来了一波强降雨,且还伴随着大块的冰雹降落,且部分冰雹已比得上鸡蛋大小,以至于停在外面的私家车玻璃也被砸碎。而此次冰雹也导致当地的苹果地、玉米地受灾严重。

而后,山东烟台又遭遇了一场大冰雹,这里作为有名的苹果之乡,且富士苹果每年10月份成熟,但即将成熟的苹果地遭遇了冰雹袭击后,果实损伤比较严重,这让果农们对此头疼不已。而在中秋假期时,烟台就遭遇了一场冰雹,苹果果园受伤严重,如今又迎来了一波冰雹,果农们损伤加大。

这2年来,果农们可谓是头疼不已,去年受特殊原因,苹果难以出口,以至于库存堆积,今年年初开始,苹果价格就大幅下跌,而到了5月份时苹果最低价已跌至5-6毛,到了7-8月份时,果农们只能将次果1-2毛一斤卖给果汁厂,可以说损失太大。

而今年北方的雨水偏多,苹果产量不是太高,本以为新果上市后能卖出好价格,但谁曾想中秋、国庆接连遭遇冰雹,果农已不知该说什么好。而遭遇了冰雹袭击后,果实品质变差,卖不出好价格,且产量降低,大家能保本就不错了。

02、玉米被淹,倒伏一片

往年10月初正是小麦播种的时候,大家早早将农田里的玉米收获回家,再将小麦种下去就可以外出打工,可没想今年的天气太糟心,打乱了以往的农耕规律。

因9月份北方的接连降雨,使得农作物的收获受到了影响,大家只能无奈延缓收获时间。好不容易等到9月底天晴了,可玉米地积水太多,机器无法进入农田里,不然很容易就会陷入其中,大家只能人工采收。

人工采收的效率非常低,且因农田泥泞,行走困难,还有部分玉米因积水原因已倒伏,再次加大了采收难度,原本一两天就可机收完成的玉米地,硬是一周也没能全部采收。

不过10月3日开始,北方的雨水如期而至,这再次加大了采收难度,在阴雨天气之下,玉米受潮湿而容易发霉、发芽,其质量不是太好。

记者采访发现,济宁运河渡口村的老农,正在积极抢收玉米,尽管没有降雨,可农田积水依旧没有下去,而玉米秸秆早已枯黄,而在农田里遍布都是飞舞的虫子。为了避免被虫子缠身,老农们只能全副武装。

老任一家种了11亩玉米地,国庆期间儿子回家,本想着过上舒服的假期,但如今也不得不进入农田抢收玉米。记者发现,玉米棒个头普遍偏小,且不少玉米遭病害影响较重,发霉的很多,这意味着玉米难以卖上太多钱。

老任表示,原本11亩玉米地,机器2小时就可采收完毕,但如今只能靠人工收获,全家人忙活了一周才基本收完。但玉米是弄出来了,秸秆还留在地里,想要种上小麦,还需要先将秸秆清理出来,今后几天依旧不能停歇,还要忙着晾晒玉米,但阴雨天气使得晾晒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玉米怕旱也怕涝,唯有及时排水才能减少损失,不然很容易就会发芽发霉。老任表示,往年一亩玉米产收-斤,今年只能采收斤左右。但当务之急是将玉米秸秆清理,将水排掉,再将土壤晒干,这样才能种下小麦,今年小麦迟播是定局,但不知影不影响明年的小麦收成。

03、辽宁极端天气

从10月1日开始,辽宁就开始了一波降雨,而到了10月2-3日时,该省个气象站,其中个监测出降雨,而辽阳、本溪、鞍山降雨最大,因强降雨,多地楼道被淹,居民楼被困,最深处1.5米。

3日中午,营口多地又迎来了一波冰雹天气,其个头如同鸡蛋大小,持续了半个小时,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玉米、水稻倒伏较多,树木也被大风吹倒在地,就连厂房房顶都被掀开。

营口黄女士表示,此次冰雹对水稻、苹果的影响最大,不少苹果、稻穗被打掉,预计产量将降低30%。有农民种植的白菜也被打得只剩下菜心,且多地蔬菜地被淹。

按理说,10月北方很少会出现强降雨、冰雹天气,毕竟冰雹的形成条件特殊,需要足够的热力条件,但10月的北方冷空气活跃,罕有冰雹形成。

而如今辽宁、山东冰雹频发,意味着10月中东部的暖势力依旧偏强,北方暖湿气流活跃,诱导强对流天气的形成,以至于北方10月出现了多雨天气。而此次降雨一直持续到7日,华北、黄淮、东北、西北东部均会受影响,因此大家接下来还要继续注意天气情况,做好农作物的防范措施。

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极端天气呢?

主要还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之前比尔盖茨就曾敲响警钟,比病毒更可怕的灾难是气候环境的变化。我们人类的活动太多,不断影响地球环境,导致地球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候的变化。我们人类不得不警醒了,是时候保护地球保护人类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gr/12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