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来源:武林
图片来源:张陆
礼仪指导:李琳
千年传承,尊师明礼,9月10日,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举办了“入学礼”仪式。
《礼记》有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排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古时的入学礼是非常庄重。
近百名学子身着传统汉服,开展拜师活动,感受传统礼仪之风,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宣传尊师重教的理念及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一、沃盥净手
《礼记》: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受巾。
在古代,沃盥净手是在仪式之前重要的礼仪。净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希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二、自正衣冠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衣冠整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尊重。
三、行拜师礼
华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之风源远流长,周代起已有释奠尊师之礼。唐代官方典籍《通典》礼典卷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明天子也要拜师。
一拜曰:师道尊崇立人立德
再拜曰:传学授业教化解惑
三拜曰:感念师恩天地为鉴
四、感恩诵读
古人将师恩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子们把感念师恩之情用诵读的方式真情演绎出来。
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尊则。我校不断深化礼仪特色教育,并在“营口有礼从青少年做起”文明礼仪进校园活动的促进下加快了步伐。着力打造礼仪校园,让学生在礼仪文化的熏陶下快乐成长!
近百名学子身着传统汉服,
开展拜师活动,感受传统礼仪之风,
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宣传尊师重教的理念及意义,
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拜师礼: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李琳老师指导
视频素材:大石桥电视台张丰
市二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