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战争到最后,剩下了什么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landoweb.org/chaoliu/xinchao/1412.html

尽管悲剧的艺术形式令我着迷,但是看了《萤火虫之墓》总觉得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影片一开始就是清太在地铁站里饥寒交迫地死去,然后他的灵魂去了一片萤火虫升起的草地找到了同为灵魂的妹妹节子。开头既是倒叙的手法,也预言着兄妹俩的悲惨命运,也与影片结尾兄妹俩在漫天萤火中看见繁华的都市形成呼应。大概有种身后万家灯火,却无一盏灯为他们而亮的凄凉感觉。这部片子,要想理解,最好放入当时的背景。本来生活在城里,父亲是海军军官,母亲是大家闺秀,清太家里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如果没有战争,他们本可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不愁吃穿的生活。然而这一切都被一场空袭毁了。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军于年8月6日投下一枚代号“小男孩”的原子弹,使人口总数为24.5万的广岛市死伤总人数达20余万。8月9日,美军又将一枚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投放至日本长崎市,致使日本伤亡惨重。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日本帝国居然投降了!”清太不可置信地吼了出来,得知自己父亲的战舰也沉没了,写给他信永远也收不到了。清太和节子,因为战争,再也没有了幸福完整的家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至此,他们彻底成为了无依无靠的孩子。小时候,我以为,离开父母获得的就是自由,快乐!长大了才发现,离开父母意味着失去了庇护所,没有人会像父母那般无私奉献。就比如清太母亲的姐姐,大概就是姨之类的关系。一开始,当清太的母亲因为空袭去世后,对清太和节子有一定的接济。但那种接济也仅限于,为他们提供一个住所,给他们吃自己孩子“吃剩的饭”,到后来,随着物资的逐渐匮乏,索性“剩饭”也没有了,清太和节子在失望与倔强中搬离了姨家。最后去了一个山洞居住。“在那个时期,人们疯狂,自私,暴露出了残忍的本性。但那不是情有可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导致清太和杰子最终的悲剧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们的冷漠。想象一下,在人来人往的车站,一个孩子却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死亡,这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有其悲剧的命运。记得曾经在学校外面,我遇到过一个睡在路上台子上的爷爷。我把我从超市买的面包和牛奶给了他。现在想来,如果在那个夜里,他再也没有醒来,人们还是欢笑地从他身边经过,仿佛无事发生。艺术来源于现实,又反映现实。当电影的视角放在孩子身上,那它本身就带着一种天生的单纯。这种单纯就更能凸显复杂,包括很多人提到的人性问题。总之,抛开一些人认为的电影所反映的日本“受害者”争议。我们都知道,日本绝不是受害者,我也反对任何欲盖弥彰,避重就轻地反映历史。这样一看,好像影片确实缺失了一种价值观。我希望在受到感动的同时,我也能对影片具有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感到欣慰。其导演高畑勋也提到,他想表达的是普遍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不可否认的是,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w.啥也不是的第13篇推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gr/9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