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1
我已进入了中年,却未曾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又是无数次摸黑起身,胡乱抓起饼干填塞、一路小跑又尴尬折返,提起掉落的鞋子。发动汽车,送孩子和他同学去20公里开外的幼儿园。孩子同学的妈妈正顶着一副被全世界宠爱过的脸庞站在路旁等我,她的甜美无懈可击。而我总是敷着面膜,冷脸锁眉,音量调大,不发一言,自顾自踩着油门。
行至半路,音乐越来越冷僻,是生人勿近的调调——“让我感谢你,赐我空欢喜,世界大,生命长,不只与你分享……”。
忽然,她用那一贯温和软糯的语气,对着她女儿说:“阿姨喜欢王菲呢!”
我惊掉了面膜。多么冷门的歌啊?是否——单手打方向盘的女汉子和坐在副驾驶啜饮酸奶的萌妹子,并不是两个次元的人啊。
我突然忆起,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我曾经的软萌形象。虽然它过早的消逝了。尤其是三十岁后,开始朝着一个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我很确定,不是每个女性都这样。虽然现在我能看见一些年轻人因酗酒成疾而颜容衰退的先兆性痕迹,但和我的完全不同。我的脸还算年轻,而我的内心,却早早的独立了。除了22岁起,就没找家里要过一分钱,一朝步入真实世界,还有一种突然推进这种幼稚消逝的力量,无数次回忆起来,是那个长发垂肩,眼神复杂锐利的女孩。
她说:“嗨,听听这盘磁带。”
图1.王菲《浮躁》专辑,年
在一中的桥上,学生们摩踵擦肩、异常忙碌。相信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将要去向何方,就像这个宇宙无序运行的粒子,往来穿梭,毫无章法。从混沌一般的浪潮中,慢镜头回放般的,我木讷地接过了横在我们之间那盘扉页发黄的磁带,竟然没有被这混乱的川流不息打断,一切顺利得不像话。
十五岁,正是人生过渡的时候。这个素面朝天毫无妆容的女人,就这样不声不响却又轰轰烈烈地闯进了我的生命。当年懵懵懂懂,回头看,却不知不觉被涂上了底色。
很多人尝试写她,天籁之音、情史丰富。可我推崇她,绝不是因为这些。
2
她亲手杀掉了王靖雯
90年代乐坛有一种论调,女人应该是弱小而哀愁的,应该是依附于男人的。于是林忆莲唱:“女人若没人爱多可悲。”梅艳芳唱:“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王靖雯也唱:“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歌一出世,横扫各种典礼。一夜之间她被加冕为天后。一个苦哈哈的玛丽苏形象,很好地迎合了社会的taste。哪怕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有人说,女人啊,就应该相夫教子,貌美如花,等着老公回家。
可她偏不。小时候我觉得这可真飒。步入中年我才明白,这世上,不困于过去光环,做自己,实际上很难。能够完全被自己驾驭的事情,是极少的。要说服经纪公司、说服听众,甚至直面那个社会早已形成的价值观,靠一个女人,难不难?可她就是她,简简单单,无非就是“纯粹”二字——“这不是我喜欢的音乐,我为什么要唱?红不起来就算了。”赵薇和那英曾评价她:“我们总会为环境和周围的人去妥协,哪怕自己是对的。而王菲不会妥协的。她能做自己,还能与世界和谐相处。”
于是在年,王菲自己亲手封杀了王靖雯。之后,她再也没公开唱过一次《容易受伤的女人》、《爱与痛的边缘》。她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引领起观念级的海啸。当旧时代还在“男人是我的天,是我的地”的呼喊,她却唱:“最好有心理准备,拯救灵魂的枯萎。”
当明星都在极力包装自己,讨好听众的时候,她甩出一句:“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就算表达寻常情歌里的“爱而不得”,她这样诉说:“我见过一场海啸没看过你的微笑。我捕捉过一只飞鸟没摸过你的羽毛。”然而20年后的华语乐坛,却变成了“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看得我一脸仓惶。
图2.王菲《寓言》专辑,年
车内仍然播放着17岁那年的歌曲,我和往常一样,大声的、旁若无人的唱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代驾小哥。
-“王菲?怎么您听的这些我都没听过啊?”-“您听过哪些?”-“啊~《因为爱情》。”-“哦,那我们认识的,不是同一个王菲。”3
对于金曲奖对我的肯定,我也给与充分的肯定
做自己,光有那种破茧而出的勇气是不够的,硬是要凭真本事的。她学习TheCranberries、CocteauTwins的精粹,提升自己的唱商,是的,唱商,它和智商、情商一样,应该被重视。她将顶级的语感、恰如其分的感情、把对歌曲的表达方式做到极致,如同在米粒上雕刻宇宙,却又不露声色。虽然技能全面,但她不会动辄甩大招,而是不巧不工,婉婉道来,你从来不会在她的作品里听到那些尴尬的、多余的、无助于表达甚至莫名其妙的东西。陈小霞曾说:“王菲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唱每首歌都有余地,不像有些歌手内心明明是空的,唱情歌却唱得哭爹喊娘,让人没有共鸣。而王菲内心有很多情感,却唱得云淡风轻。”歌是如此,做人亦应如此罢。类似那种看着高冷,实则温柔到骨子里的人。
她不断打磨升级自己的品味,她唱的不再只是爱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独立、是自由、是洒脱、是自洽、是清醒,是妄念的幻灭,是生命的感恩,从《唱游》、《只爱陌生人》到后来惊为天作的《寓言》五部曲,她甚至在演唱会上现场演绎Queen的《BohemianRhapsody》,曲风从dreampop到triphop,从摇滚到chillout甚至朋克,她在商业与非商业、技术与人文、普世情感和特立独行之间,拥有了绝妙的平衡点。随便拎出一首,都绝不过时,还能领先当代华语女歌手至少20年。果然,随时间腐朽的东西,都是次等品。
很多人津津乐道她那些大红大紫的影视插曲,仿佛那些歌曲就代表了她。前夫李亚鹏说,他最喜欢的是王菲的《传奇》,王菲静默。真是一场充满貌合神离的尴尬采访。她真正核心级的业务能力,绝对不是这些口水歌。那些弃世登仙的,正所谓幻乐……《脸》、《小聪明》、《梦》、《流浪的红舞鞋》词曲完全融为一体,再加上高级的咬字和唱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的听感……曾有一位朋友告诉我,艺术追求再往上,也许是入魔。
《开到荼靡》、《MV》、《新房客》、《百年孤寂》、《再见萤火虫》、《彼岸花》……这些不仅是歌曲,更是隐喻,是复杂的迷思……直到今天,她的歌依然没有太强的时代感。可以说,王菲选择并跨越了时代,正是这些超前的音乐,独领了潮流,让普罗大众知道,原来,音乐可以如此多样。人不在江湖,江湖却一直有她的传说。
组图:王菲“唱游大世界”年、“菲比寻常”巡演年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有着极优秀的作曲作词业务能力。让她真正封神的作品,都是自己作曲的——两大巅峰:《浮躁》专辑和《寓言》五部曲,这些艺术性的作品,都是在表达最真实、最独特的自己。在作词方面也毫不含糊。《不留》里,王菲信手拈来:“我把水晶鞋给了你,十二点给了他。”高晓松反复称赞,“歌词现在搬出来,都是一段现代诗。”以上,都是被她天籁音色所遮蔽的稀有才情。
于是在金曲奖颁奖典礼上,她大大方方地说:“我会唱歌这个我知道。对于评委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坦坦荡荡道出“我配得上”四个字。
图3:年第十五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女国语歌手
业务能力,是我看中她的一个重要因素。年前,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简?爱这个人物形象,虽然她贫穷、瘦小,社会地位不高,却能说出——
“一般都认为女人应当安安静静,但女人跟男人有同样的感觉。她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需要有用武之地。对严厉的束缚,绝对的停滞,她们也会感到痛苦。人们说,女人们应当只做做布丁,织织长袜,弹弹钢琴,绣绣布包,这些人也未免太狭窄了。要是超越世俗认定女性所应守的规范,做更多的事情,学更多的东西,他们就会因此嘲笑谴责女性,这也未免太轻率了。”
现在已经来到年了,有一天同事告诉我,女孩子也能学汽修。我们也能够像男人一样,学得更多,做得更多,只要我们不给自己画圈设限,不给自己柔弱的框框,不是吗?
当然,我明白,并不是耕耘就有收获,不是所有鸟儿都能飞翔;当夏天过去后,还有许多花儿未曾开放。我们深切的体会生活是什么样子,烦恼是什么样子,衰老是什么样子,失望是什么样子……也许到头来,会有这样一些女人,不想去讨好世界,不理会什么是非,不管世间无常,不去附庸谁,只是做好自己。
曾在一次面试时被问:“你为什么要为五斗米折腰,又回来呢?”我突然清醒,“是啊,我没必要啊!没穷到给人践踏的地步啊。”于是起身,走了。当然,这可能不是一种成功的方法论,但不啻于一种高级的活法。做一个讨自己喜欢的人,也是一种人生的打开方式。
4
自在内外是女性隽永的光辉
从出道到出名,她一直保持着坦荡的个性,从未改变。不攀附、不做作,不恐惧,也不将就。她不喜欢任何虚伪浮夸,当主持人夸她是国际巨星的时候,她马上说:“你们别吹了。”宋丹丹评价王菲:“我是几乎不作秀,王菲是从来不作秀。”年轻时候她说:“我就喜欢一切自然的东西。”现在依然说:“我这个人,最怕的就是做作。”任世事变迁,内心依旧纯粹简单。
图4:王菲接受杨澜访谈,年
“自在”是一种极高远的境界。要想做到“极其自在”,首先就要“极其智慧”。自在的内核是独立、智慧与真实,是经过岁月沉淀而逐渐显现的,是经历过不懈的思索和自省之后的境界。一旦拥有了“自在”,就会由内而外散光芒,她或许并不自知,却照亮了周围的人。
图5:NEIWAI品牌代言,年
我们喜欢王菲,又何尝不是向往不妥协不放弃的纯粹之心呢?
有人说,“美人迟暮、英雄白头,最是人间两不堪”,而已被捧为“天后”的美丽女人,我常忍不住想,这个年龄的她,要经历“迟暮“与”白头”的双重考验。换我的话,会很难罢?
年幻乐一场演唱会后,各种批评的声音纷至沓来,说她金身已破、跌落神坛。她却在最后一首歌中,不徐不慢地唱:“这泡影衰老,要去了。”直到今天,人们对她各种议论,甚嚣尘上。可她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唱了,请大家忘了我。”接受杨澜采访时,她说——“人为什么有压力?因为把这个‘我’看得太重了”。她早就以出世的心态,放下了我执。也许,无论迟暮、还是白头,伤害的都不是她,而是吃瓜的群众,因为“王菲冒犯了他们将就的人生”。
这些年,我最喜欢她自己写的《尘埃》。自此,王菲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她说近几年她最喜欢的歌词就是:“没有意义,无所谓方向,不想怎样。”
《幻乐一场》演唱会开场曲《尘埃》,年
知乎上有一条获赞很高的话——“我很少解释,不回应。事实上,你们对我的百般注解,并构不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们。”
十年前的今天,她42岁生日时,曾在微博留言——
“模模糊糊的就到了今天,这是我此时最清晰的感受。未来如果多些事,也终将模糊地过去,不信我就等着瞧。”
那时我26岁,不明白什么叫做“未来如果多些事”。当我磕磕绊绊来到自己的36岁,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的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彻彻底底体会了。而且还知道,未来还有无数疑难课题,在等着我。人生就是如此,朦胧而不清晰,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我们根本没办法写别人的人生,因为我们连自己都很难完全认识自己。但是我们可以不矫情、不造作、不自怜,不虚荣,不设限,今后,遇到什么样的路,哪怕再模模糊糊,我自个儿踏踏实实走就是了。
年轻时,我曾写过她无数的歌曲评论,曾为了存钱听她北京的演唱会,在大学吃了三个月的青椒土豆丝盖饭。可要写出我为什么喜欢她,真是太难了,喜欢哪里有太多理由呢?也太迟了——那些对她的音乐怀有深情的人,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柴米油盐的浸染,变得沉默。而我撑着非要在今天写几句,是因为发现到了这个年纪,真正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少。
那些抓也抓不住的,才是真的。却最容易倏忽流逝。如果想写,那么最好是现在写,绝不会有“回头再写”这回事。我知道永远写不出满意,我认。随着年龄增长,我还会有更多的体会,还可以再努力。
图6:那些年追过的王菲演唱会
总之,祝王菲生日快乐,祝我们一切都好。不为上一秒牵挂,不为下一秒担忧。
图7:《重庆森林》,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