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东大街最后的遗迹即将消失

在营口,你一定知道辽河老街。却不见得知道它的本名:西大街。与西大街相对,还要一条东大街,两条街以老爷阁为分界,是旧营口最繁华的地方。

今天,西大街成功被开发为旅游景区,命名为辽河老街,而东大街最后的遗迹,正在拆迁中彻底消失。

让我们记住这片区域,东大街最后的遗迹。

让我们记住这里的老宅:永盛兴仓库、天生福家具店、朝鲜族大院、法家住宅、陈家粉坊、营口税务局、针织一厂、亚细亚火油公司商店、双兴堂药店、陈家老宅、李家老宅、三井洋行……

东大街最后的繁华,即将烟消云散。就在这个假期,拆迁的工人和铲车并没有休息,营口最后一批原汁原味的老宅,即将在拆迁中彻底消失。

现在,让我们对这些老宅做一次最后的盘点,权且当做一次纪念:

01

永盛兴仓库

营口最后的瓦房大院,全城绝无仅有的一座,建成于清末。年转卖给牛殿忠和王树礼两家,所以又称牛家大院或者王家大院。

昨天这里是这样……除了王家那一面还要一个角,牛家这一侧已经夷为平地,现在它什么样?

02

天生福家具店

营口老字号家具店。正宗的前店后厂模式,位于永盛兴仓库西侧。北到二道街,南到东大街。北侧大部分已经拆除,南侧的门市房尚且存在。

这就是天生福家具店的门市,我们常说的中西合璧,洋门脸,这里也有体现。昨天它还存在,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03

营口税务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营口税务局。后来京剧团也曾经在此办公。从建筑材料和风格来看,它同样是一座解放前的老建筑。不过我们不知道它的来历。现在,它还在。不过将来,你知道……

04

朝鲜族大院

只有附近的老人才知道,这里曾经住着一群纯正的朝鲜人。他们是朝鲜国籍。长期在营口居住。至于为什么来到营口,我们没有考证。这些人给附近居民留下了很深刻的记忆,记得有一个老金太太,辣白菜做的很好吃。十五六年前,那些朝鲜人回到了朝鲜。这里才逐渐拆除。如今,朝鲜族大院的地基还在,不过很快就将彻底消失。

05

法家洋楼

法姓是营口最稀有的姓氏之一。他们的先祖是一名英国水兵,名叫查理·法玛。法玛是他的姓,意思是农场。法玛曾经是营口著名的洋商,大富豪。后人曾经担任外国驻营口的领事。文革前夕迁到了香港。但仍有后人留在营口,以法为姓,是正宗的中国人。

这座洋楼是法家在营口最后的遗迹,不过它真的保存不下来了。这张图是它留给世人的最后影像,就在今天早晨,那里已经是一片平地了。

06

亚细亚火油公司商店

世界石油巨头亚细亚在营口的遗迹之一。解放前的老建筑,在营口代销亚细亚石油。格局和样式都很另类,还有一个独特的小天窗。老店主的后人依然是房子的主人。不过,这房子已经消失了……

07

双兴堂药店

营口老字号药铺。当年的营口是中国著名的药材集散地。双兴堂是硕果仅存的几个遗迹之一。门前有一副对联:三省灵苗罗腕下,五洲珍品列笼中。这种格局绝对难得一见,正宗的文物级建筑。恐怕东三省也没几个吧。

让我们再看一眼这副对联……永别!

08

三井洋行

日本人侵略营口的遗迹。年建成,少见的清末建筑。它也拆么?不知道,反正在动迁区旁边,而且贴着条幅……

这些老建筑,

也许都将成为记忆。

当然,有一些地震后建成的房子已经不能使用,确实需要动迁。对于这种改造市民生活环境的行动,我们应该大加支持。只是一些伴随城市发展的老建筑一并拆除,多少有点可惜……

也许有些居民已经期盼这次动迁很久,毕竟生活环境即将发生巨大变化。那是城市发展的成就,我们应该为之自豪。

只是那种原汁原味的老区生态,恐怕再也寻不见找不回了。还有那些老街坊,也将在此依依话别。

再见,营口的东大街。再见,那些最后的遗迹。

再见,我们的老邻居。再见,难忘的大院生活。

那些老宅,这次离开,就再也无法回去。门前的那些老树,也许也会一起消失了吧。

不过,远处的楼房已经再向我们招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该和过去话别,对新的生活、新的家园充满期待吧。

如果你对过去依然依恋,

就赶快去看看,

也许还能看到最后一眼!

网友投稿南柯一梦编辑版式蜜蜂

合作

赞赏

长按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mj/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