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儿童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历久不衰。《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取材典故,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道德(人伦义理、忠孝节义)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内容相当丰富,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有不同版本,全文字数从字至字不等。《三字经》儿歌朗读(节选1-73句,-01-11),视频链接如下:
《三字经》儿歌全文分集朗诵,如下,分上、下2集。
《三字经》全文朗诵分集1—上(-07-08),视频链接如下:
《三字经》全文朗诵分集2—下(-07-08),视频链接如下:《三字经》全文
0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0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0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0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0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0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0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0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0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1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23.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2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2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2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29.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30.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3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3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33.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34.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35.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36.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3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3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3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40.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41.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4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43.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4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45.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4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51.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53.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5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5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59.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6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6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62.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63.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64.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65.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66.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67.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6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69.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70.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7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72.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73.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74.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75.周道衰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76.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77.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78.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79.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80.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81.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82.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83.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84.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85.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86.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87.赵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88.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89.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90.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91.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92.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93.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94.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95.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96.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97.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98.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99.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拼音版)
rénzhīchū
xìngběnshàn
xìngxiāngjìn
xíxiāngyuǎn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每个人的禀性本来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就越来越大。gǒubújiào
xìngnǎiqiān
jiàozhīdào
guìyǐzhuān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那么人的善良禀性就会变坏。教育方法贵在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xīmèngmǔ
zélínchǔ
zǐbùxué
duànjīzhù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有一次孟子厌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梭子来教育他,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会前功尽弃。dòuyānshān
yǒuyìfāng
jiāowǔzǐ
míngjùyáng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方。yǎngbújiào
fùzhīguò
jiàobùyán
shīzhīduò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如果生养子女却没有好好教育,那么这是父亲的过错。如果教育学生却不严格,那么这是老师的失职。zǐbùxué
fēisuǒyí
yòubùxué
lǎohéwéi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这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那么到年老的时候还能有什么作为呢?yùbùzhuó
bùchéngqì
rénbùxué
bùzhīyì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玉石不打磨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仁义道理。wéirénzǐ
fāngshàoshí
qīnshīyǒu
xílǐyí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作为子女在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习礼节和仪式。xiāngjiǔlíng
néngwēnxí
xiàoyúqīn
suǒdāngzhí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东汉时,有个人叫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敬父母,在冬天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替父亲暖被窝。孝敬父母,这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做的事。róngsìsuì
néngrànglí
dìyúzhǎng
yíxiānzhī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重兄长的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shǒuxiàotì
cìjiànwén
zhīmǒushù
shímǒuwén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yīérshí
shíérbǎi
bǎiérqiān
qiānérwàn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sāncáizhě
tiāndìrén
sānguāngzhě
rìyuèxīng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sāngāngzhě
jūnchényì
fùzǐqīn
fūfùshùn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yuēchūnxià
yuēqiūdōng
cǐsìshí
yùnbùqióng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yuēnánběi
yuēxīdōng
cǐsìfāng
yìnghūzhōng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yuēshuǐhuǒ
mùjīntǔ
cǐwǔxíng
běnhūshù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至于说到“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shígānzhě
jiǎzhìguǐ
shíèrzhī
zǐzhìhài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yuēhuángdào
rìsuǒchánv
yuēchìdào
dāngzhōngquán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chìdàoxià
wēnnuǎnjí
wǒzhōnghuá
zàidōngběi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hányùjūn
shuānglùgǎi
yòugāoyuán
zuǒdàhǎi
寒燠均
霜露改
右高原
左大海
我国冷热均匀,霜期和露期会跟着季节而改换,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yuējiānghé
yuēhuáijì
cǐsìdú
shuǐzhījì
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纪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yuēdàihuá
sōnghéng~
cǐwǔyuè
shānzhīmíng
曰岱华
嵩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gǔjiǔzhōu
jīngǎizhì
chēngxíngshěng
sānshíwǔ
古九州
今改制
称行省
三十五
州: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名称。制:制度,有确定规模、法度。行省:行政区域,简称省。yuēshìnóng
yuēgōngshāng
cǐsìmín
guózhīliáng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yuērényì
lǐzhìxìn
cǐwǔcháng
bùróngwěn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dìsuǒshēng
yǒucǎomù
cǐzhíwù
biànshuǐlù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yǒuchóngyú
yǒuniǎoshòu
cǐdòngwù
néngfēizǒu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dàoliángshū
màishǔjì
cǐliùgǔ
rénsuǒshí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mǎniúyáng
jīquǎnshǐ
cǐliùchù
rénsuǒsì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yuēxǐnù
yuēāijù
àiwùyù
qīqíngjù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qīngchìhuáng
jíhēibái
cǐwǔsè
mùsuǒshí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suānkǔgān
jíxīnxián
cǐwǔwèi
kǒusuǒhán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shānjiāoxiāng
jíxīngxiǔ
cǐwǔxiù
bísuǒxiù
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páotǔgé
mùshíjīn
sīyǔzhú
nǎibāyīn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yuēpíngshǎng
yuēqùrù
cǐsìshēng
yítiáoxié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gāozēngzǔ
fùérshēn
shēnérzǐ
zǐérsūn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zìzǐsūn
zhìxuánzēng
nǎijiǔzú
rénzhīlún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fùzǐēn
fūfùcóng
xiōngzéyǒu
dìzégōng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zhǎngyòuxù
yǒuyǔpéng
jūnzéjìng
chénzézhōng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cǐshíyì
rénsuǒtóng
ngshīxù
wùwéibèi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zhǎnqíshuāi
dàxiǎogōng
zhìsīmá
wǔfùzhōng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lǐyuèshè
yùshūshù
gǔliùyì
jīnbùjù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wéishūxué
réngòngzūn
jìshízì
jiǎngshuōwén
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yǒugǔwén
dàxiǎozhuàn
lìcǎojì
bùkěluàn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ruòguǎngxué
jùqífán
dànlüèshuō
néngzhīyuán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fánxùnméng
xūjiǎngjiū
xiángxùngǔ
míngjùdòu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wéixuézhě
bìyǒuchū
xiǎoxuézhōng
zhìsìshū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lúnyǔzhě
èrshípiān
qúndìzǐ
jìshànyán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mèngzǐzhě
qīpiānzhǐ
jiǎngdàodé
shuōrényì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zuòzhōngyōng
nǎikǒngjí
zhōngbùpiān
yōngbùyì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zuòdàxué
nǎizēngzǐ
zìxiūqí
zhìpíngzhì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zhōngshūshú
xiàojīngtōng
rúliùjīng
shǐkědú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shīshūyì
lǐchūnqiū
hàoliùjīng
dāngjiǎngqiú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yǒuliánshān
yǒuguīcáng
yǒuzhōuyì
sānyìxiáng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yǒudiǎnmó
yǒuxùngào
yǒushìmìng
shūzhīào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wǒzhōugōng
zuòzhōulǐ
zhùliùguān
cúnzhìtǐ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dàxiǎodài
zhùlǐjì
shùshèngyán
lǐyuèbèi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yǒuguófēng
yǒuyǎsòng
hàosìshī
dāngfěngyǒng
有国风
有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shījìwáng
chūnqiūzuò
yùbāobiǎn
biéshànè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sānzhuànzhě
yǒugōngyáng
yǒuzuǒshì
yǒugǔliáng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ěryǎzhě
shànbiànyán
qiújīngxùn
cǐmòxiān
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
《尔雅》一部分辨别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的名字下定义,所以我们要读经书之前,应当先读《尔雅》,然后才能读懂群经。gǔshèngzhù
xiānxiánzhuàn
zhùshūbèi
shísānjīng
古圣著
先贤传
注疏备
十三经
古代圣人著作的经典,经过诸先贤加以解释意义而成为完备无缺的十三经。zuǒzhuànwài
yǒuguóyǔ
héqúnjīng
shùshíwǔ
左传外
有国语
合群经
数十五
左丘明著作除了《左传》外,还有《国语》,称为《春秋外传》。十三经之外再加《左传》和《国语》便是十五经。jīngjìmíng
fāngdúzǐ
cuōqíyào
jìqíshì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wǔzǐzhě
yǒuxúnyáng
wénzhōngzǐ
jílǎozhuāng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jīngzǐtōng
dúzhūshǐ
kǎoshìxì
zhīzhōngshǐ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zìxīnóng
zhìhuángdì
hàosānhuáng
zàishàngshì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在上世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tángyǒuyú
hàoèrdì
xiāngyīxùn
chēngshèngshì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xiàyǒuyǔ
shāngyǒutāng
zhōuwénwǔ
chēngsānwáng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xiàchuánzǐ
jiātiānxià
sìbǎizǎi
qiānxiàshè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tāngfáxià
guóhàoshāng
liùbǎizǎi
zhìzhòuwáng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商汤王起兵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前后六百年,一直到商纣王。zhōuwǔwáng
shǐzhūzhòu
bābǎizǎi
zuìchángjiǔ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zhōugònghé
shǐjìnián
lìxuānyōu
suìdōngqiān
周共和
始纪年
历宣幽
遂东迁
我国从周朝共和之年开始有正式纪年。经历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东迁洛阳。zhōudàoshuāi
wánggāngzhuì
chěnggāngē
shàngyóushuì
周道衰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shǐchūnqiū
zhōngzhànguó
wǔbàqiáng
qīxióngchū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yíngqínshì
shǐjiānbìng
chuánèrshì
chǔhànzhēng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gāozǔxīng
hànyèjiàn
zhìxiàopíng
wángmǎngcuàn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guāngwǔxīng
wéidōnghàn
sìbǎinián
zhōngyúxiàn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wèishǔwú
zhēnghàndǐng
hàosānguó
qìliǎngjìn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sòngqíjì
liángchénchéng
wéináncháo
dūjīnlíng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běiyuánwèi
fēndōngxī
yǔwénzhōu
xīnggāoqí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dàizhìsuí
yītǔyǔ
bùzàichuán
shītǒngxù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tánggāozǔ
qǐyìshī
chúsuíluàn
chuàngguójī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èrshíchuán
sānbǎizǎi
liángmièzhī
guónǎigǎi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liángtángjìn
jíhànzhōu
chēngwǔdài
jiēyǒuyóu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zhàosòngxīng
shòuzhōushàn
shíbāchuán
nánběihùn
赵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liáoyǔjīn
jiēchēngdì
yuánmièjīn
juésòngshì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yútúguǎng
chāoqiándài
jiǔshínián
guózuòfèi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元趄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dàichéngzǔ
qiānyānjīng
shíliùshì
zhìchóngzhēn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quányānsì
kòurúlín
lǐchuǎngchū
shénqìfén
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qīngshìzǔ
yīngjǐngmìng
jìngsìfāng
kèdàdìng
清世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yóukāngyōng
lìqiánjiā
mínānfù
zhìjìkuā
由康雍
历乾嘉
民安富
治绩夸
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dàoxiánjiān
biànluànqǐ
shǐyīngfǎ
rǎodūbǐ
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tóngguānghòu
xuāntǒngruò
chuánjiǔdì
mǎnqīngmò
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
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gémìngxīng
fèidìzhì
lìxiànfǎ
jiànmínguó
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gǔjīnshǐ
quánzàizī
zǎizhìluàn
zhīxīngshuāi
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shǐsuīfán
dúyǒucì
shǐjìyī
hànshūèr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hòuhànsān
guózhìsì
jiānzhèngjīng
cāntōngjiàn
后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
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dúshǐzhě
kǎoshílù
tōnggǔjīn
ruòqīnmù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kǒuérsòng
xīnérwéi
zhāoyúsī
xīyúsī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xīzhòngní
shīxiàngtuó
gǔshèngxián
shàngqínxué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zhàozhōnglìng
dúlǔlùn
bǐjìshì
xuéqiěqín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pīpúbiān
xuēzhújiǎn
bǐwúshū
qiězhīmiǎn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tóuxuánliáng
zhuīcìgǔ
bǐbùjiào
zìqínkǔ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rúnángyíng
rúyìngxuě
jiāsuīpín
xuébùchuò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rúfùxīn
rúguàjiǎo
shēnsuīláo
yóukǔzhuó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sūlǎoquán
èrshíqī
shǐfāfèn
dúshūjí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bǐjìlǎo
yóuhuǐchí
ěrxiǎoshēng
yízǎosī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ruòliánghào
bāshíèr
duìdàtíng
kuíduōshì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bǐjìchéng
zhòngchēngyì
ěrxiǎoshēng
yílìzhì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yíngbāsuì
néngyǒngshī
mìqīsuì
néngfùqí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bǐyǐngwù
rénchēngqí
ěryòuxué
dāngxiàozhī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càiwénjī
néngbiànqín
xièdàoyùn
néngyǒngyín
蔡文姬
能辩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辩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bǐnǚzǐ
qiěcōngmǐn
ěrnánzǐ
dāngzìjǐng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tángliúyàn
fāngqīsuì
jǔshéntóng
zuòzhèngzì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bǐsuīyòu
shēnyǐshì
yǒuwéizhě
yìruòshì
彼虽幼
身已仕
有为者
亦若是
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quǎnshǒuyè
jīsīchén
gǒubùxué
héwéirén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cántǔsī
fēngniàngmì
rénbùxué
bùrúwù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yòuxíyè
zhuàngzhìshēn
shàngkuāngguó
xiàlìmín
幼习业
壮致身
上匡国
下利民
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yángmíngshēng
xiǎnfùmǔ
guāngyúqián
yùyúhòu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rényízǐ
jīnmǎnyíng
wǒjiàozǐ
wéiyījīng
人遗子
金满赢
我教子
唯一经
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qínyǒugōng
xìwúyì
jièzhīzāi
yímiǎnlì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三字经内容分段简介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三字经全文内容及释义,更多信息请参考——三字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