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07
柒
月
在路上。
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经历与眺望。
《我一直一直朝前走》其实是一本绘本的名字。作者是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小男孩红扑扑的小脸、蓝色格子衬衣、黄色的背带裤、光着小脚丫、提着自己的一双蓝色鞋子、还不忘抓着那朵红花、眼神里却流露出坚定,双脚站在一块石头上,背后是黄绿色田野和树林,这是经历了什么呢?
在房间的一角,一张老旧的黄色方桌上,电话响了,谁打来的电话?
这是一个和凯迪克银奖《小红帽》基本同构的故事,可结果却大相径庭。小男孩要独自一人去奶奶家,他从未去过,只知道沿着门口那条路,一直一直朝前走。
他穿过门口的街道,走上乡间小路,经过周围的稻田,看到一朵小红花,一群黄色的飞舞的蝴蝶,一块可以站上去的石头,一株结着果子的树莓,一条清浅的小河,一个小山坡,一片远方的树林和三个奇特的惊险的小屋,最后来到奶奶家。
一直走,什么发生了改变?
故事的结尾,小男孩说,去奶奶家,果然就是一直朝前走啊。小男孩的“一直朝前走”跟奶奶说的“一直朝前走”是同一个意思吗?
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朱自强教授在《绘本为什么这么好》一书中说,绘本的阅读有下限,没有上限,不管是是尚未长大的孩子,还是身体已经长大、心灵却保持着童真的成人,都能从书中找到成长的意义,行走的意义和教育的意义。
一、自我的成长
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点胆怯的孩子,在一个普通的下午"独自上路"。男孩一路遇到新鲜的事情,一路带着好奇往前摸索,就像我们总也不能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一样,他一边面对未知,一边从“很可怕吗”的恐惧心理里走出来,越过了小溪、翻过了小山,撞到蜜蜂房、马厩、狗窝后,来到了奶奶家。在这过程中,小男孩完成了对未知的探索,战胜了恐惧心理,自己解决了难题,完成了自我的成长。
二、亲情的传递
小男孩在去奶奶家的路上,见到好闻的野花,就摘下来,要“把它送给奶奶”,吃到好甜的野草莓,就“给奶奶留一个”。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经为孙子烤好了巧克力大蛋糕。奶奶和孙子的相互关爱跃然纸上。
三、行走的意义
世界很大,我们很小。相对于这个宇宙来说,我们每个人不过是历史的尘埃,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触及这世界的边际。
但如果反过来说,虽然我们很小,当对于我们来说,自己就是整个世界,宇宙也微不足道。我们都是时间旅行者,在局促的生活现状里,心灵的远方,想象的远方,记忆的远方,爱的远方,是一扇扇窗口,引我们眺望到希望的辽阔与美好。
行走的意义,不在于抵达,而在于这个过程中,你经历并且眺望过。
也许人生真的就像这个世界表面,它是个圆圈,越朝前走,越寻求真理,就越靠近本质的原点。
阅读,悦远。
一直走,一直走。
依旧相信,依旧坚守,依旧热爱。
今天推荐的是特别喜欢的一首诗——《不畏风雨》,作者宫泽贤治。朗读萤火虫教师刘道齐。
朗读文稿
-Synopsis-
(向上滑动启阅)
不畏风雨:
不畏风雨
宫泽贤治
不畏雨
不畏风
也不畏冬雪
和酷暑
有一个结实的身体
无欲无求
绝不发怒
总是平静微笑
一日食玄米半升
以及味噌和少许蔬菜
对所有事情
不过分思虑
多听多看
洞察铭记
居住在原野松林荫下
小小的茅草屋
东边有孩子生病
就去看护照顾
西边有母亲劳累
就去帮她扛起稻束
南边有人垂危
就去告诉他莫要怕
北边有争吵或冲突
就去说这很无聊请停止
干旱时流下眼泪
冷夏时坐立不安
大家喊我傻瓜
不被赞美
也不受苦
我想成为
这样的人
一路同频
一起寻找生命中的光......
“萤火虫”伴读:讲述阅读故事│阅读改变自己
美文欣赏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在路上遇见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