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8日下午两点,营博大讲堂准时开讲啦!今日主讲内容是《营口辽金遗物简介》,由营口市博物馆考古部副研究员魏耕耘为大家介绍。
她深入浅出的讲解,配以生动的图文展示,深深地吸引着馆里的每一位同事,大家都十分认真投入的听着介绍,并结合着馆藏文物的实际情况时不时的交流讨论一番。
辽宁营口在辽金时期是南北方物质交流的商贸通道,营口港做为一个辐射北方地区的商贸口岸功能早在辽金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辽金时期营口在各个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文物在用不同形制和符号含蓄地向我们讲述着这段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下面介绍几件馆藏文物以供大家更好的了解、鉴赏。
黑釉剔划花罐
年秋,营口市鲅鱼圈区红旗镇胜利村村民迟庆会在该村地下挖出一件黑釉剔划花罐。瓷质,外施酱色半釉。罐敛口、丰肩、圈足,腹部以弦纹相隔两层剔划牡丹花纹。通高20、口径20、底径16厘米。依造型及花纹特征,为金代瓷罐,现为一级文物。
黒釉兔毫斑瓷碗
年春,盖州市太阳升办事处新民村村民胡忠厚捐献。碗内壁为兔毫斑纹,敞口、圈足。通高7.5、口径17.5厘米。时代为金代,现为二级文物。
铜权
年5月,在营口市盖州青石岭镇泉眼沟村挖输油管道时,出土一铜权(秤砣)。青铜质,素面。权身正面阴文“南京”二字,背面阴文“皇甫”二字。权钮残缺,可见钮痕。权存高6.5,下宽4.2、上宽2.0厘米。依铜权形状和文字分析,应是辽代铜权,现为三级文物。
金饰件(帽花)
纯金锤制而成,金黄色。饰件呈葵花座式,花周有叶8片,叶脉清晰,葵花居中,花面用纵12、横12个线条交错组成网格纹。花蕊由圆锥形纹组成。此金饰件用0.4毫米厚金片,放在模上采用锤打方法做成浮雕式莲花,花圆形,整个图案栩栩如生,精致逼真。饰件高0.8、长2.7、宽2.1厘米,重14克。
铜印
年2月,营口市文物店征集到铜印一方。该铜印为大石桥市沟沿镇农民从盖州购买的河沙中发现,保存完整。印为青铜质,通高4.5厘米。印面方形,印台略呈梯形,钮顶部略呈半圆形。印文为契丹大字,现为二级文物。
在我们博物馆中还由很多珍贵的文物,通过文博讲堂的学习,使我们馆内人员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更加详尽的了解文物的器型特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好的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文博讲堂每周课程也使博物馆的忠实观众对我们博物馆的了解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平台。
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观学习!文博讲堂每周三下午两点准时开讲呦!
温馨提示:营口市博物馆开放时间为9:00——17:00,中午不休,逢周一闭馆。免费开放,欢迎参观。
交通引导:公交车3路、5路、7路、9路、12路、18路、19路、21路、26路、27路、28路,青少年宫(希望广场)站点下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