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营口历史与文物探微序

谈起省内文博系统人才的成长,大家都会提到各市的一批中年学者。他们有事业心,勤实践,肯钻研,常有成果问世,为全省文博考古研究撑起了一片天。营口市博物馆的阎海同志就是其中之一。《营口历史与文物探微》反映了他近年新的研究成果。

我与阎海同志接触机会不是很多,印象较深的是年在熊岳温泉镇召开的一次有关温泉汉城址与平郭县的讨论会。那次会由营口市历史学会主办。会上会下了解到,营口市历史学会常年有学术活动举办,而且总是围绕与营口历史有关课题的不同学术观点和问题开展讨论或实地调查,这既有助于解决一些历史悬案,对地方历史不断有所推进,又活跃了学术空气。对于一个地方民间学术团体,能不间断的召开学术会议和开展各种活动,而且办得有声有色,是非常不易的,这同营口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体制内外有识人士荟萃从而得以长期坚持是分不开的。阎海同志长期担任该学会的负责人,我推想,他一方面要联络各方,组织筹备,还要自己写文章作发言,就更是难能可贵。

初读阎海同志这本新文集的印象,一是从青铜时代到清末民国,时代跨度大,却从考古资料分析、历史考证到人物评说甚至风土民情,都有较深入研究;二是文献与考古的结合较为贴切;三是十分尊重他人成果,每文必先详细叙述课题研究史,再谈个人观点,这在当前的学术气氛中并不多见。细读下去感觉是,作者的研究,既立足当地,又联系省内外有关各地,还不时与整个东北甚至东北亚相比较,研究视野较为开阔。这里仅就有关青铜时代的石棚遗迹和汉代考古谈点具体感受。

石棚遗迹作为巨石文化的一部分,是从大西洋到环太平洋的世界现象。包括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地区北部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共同点较多,可作为其中一个文化大区对待。一般以为,时代较早的石棚遗迹多在辽东半岛,是由北向南扩展的。营口和邻近的大连地区北部,又是石棚分布最多的地区。特别是大石棚数量多,辽东以至东北亚规模最大的几座大石棚,几乎都集中在这个地带。所以石棚遗迹应该是营口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的一个重点。阎海同志在有关论述中将大石棚与大石盖墓、石棺墓、积石墓等相提并论,对石棚和其他类型墓葬都有具体分析,包括石棚和墓地所处位置和葬俗,所以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汉代是营口地区历史考古研究的重点。年我去熊岳考察,在温泉汉城址遗存分布的地表偶然采集到一件卷云纹瓦当残件有关。当时以为瓦面有“千秋万岁”字样,复原后辨认是卷云纹。不过阎海同志和营口市史学会诸位都是有心人,终于在文献中查到此城址确实出土过“千秋万岁”瓦当,而且两种瓦当规格都较大,由此可知熊岳温泉汉城规格较高。阎海同志从考古资料到文献作全面系统考证,力主此城址为汉平郭县,特别是文献中记载平郭县设有盐官和铁官,级别和影响都要高于一般县城,所以指熊岳温泉汉城址为平郭县,是有充足依据的论断。

中国历史以多元一体为主要特点,诸多大小区域各有自身发展序列,区域特点,大致平行发展又相互交流,共同为统一多民族的中华民族、中华国家的历史做出贡献。所以作区域史、地方史大有可为,也是历史考古和有关学科研究的大趋势。就营口地区来说,地处辽东半岛北端、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区辽南半岛之间,千山山脉西麓,背山面海,既属辽东文化区,又是环渤海文化圈的组成部分,还是辽河口入海处,形成自身地域文化特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为此,对营口今后的历史考古工作,我根据自己的认识,谈几点想法:

一是在我省的三普工作中,营口是做得较细的,其中在山顶上发现的青铜时代遗址不在少数,据文物点登录表,时代可到商周甚至夏商时期,此为以前所不知。阎海同志文中也提到熊岳镇西南正红旗村的团山遗址和鲅鱼圈烙铁山青铜时代山城。估计这种山上遗址的文化面貌接近于大连地区的同类遗存,应与辽东地区的青铜文化起源有关,十分重要,需要继续作些复查和选点发掘。

二是汉代考古。邻近的大连地区近年在普兰店张店汉城附近发掘的姜屯汉墓群,除多随葬成组陶器外,有几座墓随葬鎏金车马器和铜鹿镇,一座规模不是很大的墓葬中,还随葬有玉复面特别是玉圭璧组合,还有大连营城子早年出套室结构的壁画墓,近年又有随葬成组龙纹的金带扣的汉墓发现。营口地区虽尚未有高等级墓葬的发掘,但熊岳温泉镇、盖州城和大石桥汤池英守沟三大汉城址的近距离分布是更重要例证。反映两汉之际前后辽南地区的繁荣,应再作系统工作,如熊岳温泉汉城就应该作点发掘工作,搞清城址范围和建城开始和延续年代,这也有利于城址的科学保护。

三是盐业考古,这在本文集中有专门论述,我读后很受启发。盐是人生存的必需品,虽然可从多种食物中获得,但盐资源和专门的制盐业从史前就已开始,现四川和三峡地区及山东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时期盐业考古不断有新成果,我省有余公里海岸线,适于制盐自然条件的地段不在少数,盐业考古很有前途,但目前仍是薄弱环节,文中提到文献记载战国燕、汉和明代辽东和营口地区都有发达的官营煮盐业,考古材料也有不少线索,如从一般陶器中辨认出与煮盐或储盐有关的大型圜底白陶瓮器皿等,看来如列为专门课题,很快会取得成果。

四是放眼东北亚。辽东半岛与东北亚古代历史关系从史前到历史时期都极为密切,有不少共同课题,本文集中有关盖州烟囱山山城的调查和讨论说明,这方面的工作,国家和省级研究机构在做,市里也可以有所作为。

在为阎海同志这本文集写序时,北京正在举办纪念考古学家宿白先生的活动。宿先生是沈阳人,一生做学问到极致,是我们共同学习的榜样和努力方向。愿与阎海同志及省内各地同行学者们共勉。

阎海:现任营口市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营口市历史学会理事长、市哲学社会科学(地方史)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省考古学会理事、省“四个一批”人才。

作者郭大顺系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省文物专家组组长

                







































皮肤病治疗最好医院
偏方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xs/5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