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艺谋执导,马特达蒙和刘德华、鹿晗等众多中国演员主演的电影《长城》昨日发布了首款预告。在预告片结尾,至关重要的档期问题终于揭晓了谜底——12月16日,不出意外进军贺岁档。
《长城》是张艺谋第一部3D电影,第一部全英文电影,也是他第一次和好莱坞最优秀的精英合作。这部由美国传奇电影公司、环球影业、中国电影集团与乐视影业合作,斥资1.5亿美元的《长城》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电影制作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好莱坞与中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合作之一,且不受中国引进外国影片的严格配额所限。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美国电影公司更早地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商机,好莱坞公司希望能够不断深入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并将合拍电影视为进入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的方法。但过去十年来,中美合拍的电影虽然努力在中国文化元素与迎合国际票房间取得平衡,结果却有喜有忧。
什么才是真正的合拍片?基美影业总裁程笳淇认为根本还是在于电影核心讲中国故事,有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演员和中国故事搭配合作海外的创作团队其实不是真正的合拍,它本质还是一个国产片,没有中国故事和中国核心元素,就算资金投资超过50%也不能算合拍片。
即便在过去十年里中美合作生产的电影很多,真正取得成功的作品也是凤毛麟角。年,罗伯·明可夫导演,李连杰成龙主演的《功夫之王》在北美上映时获得了万美元的本土票房,但在国内市场却波澜不惊;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国内斩获6.4亿人民币,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在北美票房却不过区区31万美元。
这些影片在跨文化传播中必然面临文化的不适,因为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结构,影视高科技所制造的奇观与强调自由、平等的西方文化观在好莱坞长期的重复与磨合中已然紧密衔接。这种固然结构缺乏其他文化元素设计的空间,从而导致了在中美合拍片中,中外文化难以融合这一大问题。
时光网副主编徐元曾经采访过许多有合拍片经验的专业人士。在他看来,摆在中美两国电影人面前的是两种方案,其一是中国资金参与投拍的纯种好莱坞电影,这类名义上的“合拍”至多为了满足中国官方的“合拍规定”而加入一些中国情节和中国面孔罢了。其二则是以好莱坞的主创人员、拍摄技巧和营销推广手段拍摄“中国电影”。
合拍片的理想状态应是:既能因自身的元素整固本土市场,又能利用他国力量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但重点在于后者,因为整固自身市场主要力量还是本国电影。在中美合拍片中,中方更应该思考打开对方市场的策略。
对于中美电影合作的未来,张艺谋表示,“我认为《长城》这部电影很可能是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电影。因为它把中美两国的电影合作推向了最深入、最广泛的情况。我觉得如果《长城》能在全世界获得成功,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和好莱坞合作、让全世界许多年轻人看到这部电影,是很了不起的。对美国电影人来说,这也是他们在中国市场和中国电影人最深入、最广泛的一次合作,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他们会有更多希望。”
如何用一个中国故事征服海外银幕,并让“中国式”电影走上国际化道路,张艺谋这次的挑战,成功与否,我们拭目以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