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三面临海,地势平原广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辽宁省会沈阳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随着中国区划的不断调整优化,辽宁未来或将面临行政区划和城市定位的变革,以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协调发展。
一、沈阳市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沈阳是辽宁省省会,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年GDP总量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12位。沈阳以先进制造业见长,尤其汽车产业更是闻名中外。长期以来,沈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聚集和发展。在城市发展中,沈阳形成“一主两轴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促进了东西两翼的协调发展。
沈阳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京哈高铁、沈大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穿城而过,奥体中心、环球影城等重大设施也陆续建成开放。这些都为沈阳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建议将沈阳市在国家城市体系中的定位提高为中心城市,这将有助于沈阳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中心城市是国家战略性选择的大城市,承担着连带和辐射周边中小城市的重任。沈阳中心城市的定位,将把它推向一个更高起点,享受更大的政策倾斜和资源集中。比如在交通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布局等方面将获得重点支持。这将让沈阳既在空间上实现更大范围的扩张与延伸,也将在功能上得到加强和丰富。沈阳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将倍增,促进辽宁城镇体系和经济圈更加平衡和有序发展。
二、大连市吸纳营口市,打造海港双子城大连市位于辽宁南端,地处渤海和黄海交汇处,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辽宁的另一座重要港口城市营口,与大连隔海相望,直线距离不到公里。建议将营口市并入大连市管辖,打造东北地区双子港口城市。
大连和营口均是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且都拥有金融保税区。两市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如,大连拥有高水平的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产业,而营口的石化产业和重工业实力突出;营口控制着东北的重要矿产资源,而大连的外向型市场更加成熟。两市合并后,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对接,形成更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此外,两市合并也有利于共同规划和建设城市空间。比如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可以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也为两市的日后融合奠定基础。
营口并入大连后,大连的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将迅速增强,大连湾也将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大的海港格局。这将有助于辽宁沿海城市群的形成,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三、鞍山市和辽阳市合并设市鞍山和辽阳均位于辽宁中部,两市相距仅50公里,且在历史上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将两市合并设市,有利于优化辽宁中部的城市布局和资源配置结构。
鞍山和辽阳都是老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就是东北重要的工业区。但由于历史沿革和体制原因,两市在平行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合并后可以打破行政壁垒,实现优势互补。比如鞍山以钢铁冶金见长,辽阳则以机械汽车制造实力雄厚;鞍山临海区经济开放度较高,而辽阳拥有更为广袤的腹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等。
合并后新的城市总量将会增加,综合实力也将提升一个台阶,有助于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共同发展,构建集约化的产业链和创新链。这也符合当前辽宁省推进的“5个一批”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