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邮票的“开山鼻祖”
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端
它创下了多项拍卖纪录
成为承载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绝世文物
它便是中国第一张邮票
《大龙邮票》
然而
它却有着迷一样的身世
……
1
年鸦片战争后,大清王朝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年,执掌中国海关大全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赫德指派天津海关德璀琳筹办中国海关邮务,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也就是今天的营口五地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
赫德肖像
年3月,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于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在天津海河老海关大楼里诞生,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便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大龙邮票。
书信馆
当时的德璀琳向英国德纳罗公司寄去了定制邮票的订单。但德纳罗公司返回的8款设计图均没有被采纳,最终大清海关自行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即云龙、宝塔和万年有象图,最终采用了象征帝王的云龙图案来印刷邮票。这套邮票用颜色来区分面值:一分银是绿色的,用作寄印刷品的邮资;三分银是红色的,可以寄普通信函;五分银是桔黄色的,寄挂号邮件。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
2
据说,当时并无“大龙”这个名称,直到多年后,集邮家们见到二者图案相似,但票幅一套较大,一套较小,为了区别,前者才被称为大龙,后者称为小龙。据在海关工作的西班牙籍集邮家绵加义记载,由于已过去了一百多年,绝大部分大龙邮票已经销毁,目前保存在集邮界的已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
大龙邮票发行多期,在各期的大龙邮票中,年印制的阔边五分银票印刷数量最少,纸张很薄而极易破损,品相完好的旧票已颇难得。五分银新票,俗称黄五分,全张新票原由美国集邮家吉姆司·施塔收藏,曾被中国著名集邮家周今觉誉为“西半球最罕贵之中国邮票”。
黄五分
年9月,这件孤品在英国索斯比公司拍卖,被香港集邮家林文琰以37.4万英镑拍下,使这件流落异国的中国第一邮票荣归故里。年,林文琰把这阔边大龙五分银全张转让给上海集邮家丁劲松。中国邮票博物馆藏有一枚大龙五分银票,销有英文朝鲜釜山邮戳,也是枚孤品。
此后,这枚中国第一套正式发行、标志着我国创办近代邮政的发端和中国数千年邮驿通信历史进入了采用现代通信方式新时期的大龙邮票,屡创拍卖高价,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邮王。
《年薄纸大龙邮票全套二十五枚》全张三件
成交价:万元人民币
年秋季拍卖会
英国尘封超过年的“35枚橘黄色5分银大龙邮票”
成交价:万港元成交
年5月22日凯莱赫公司香港拍卖会
3
大龙邮票虽有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然而关于大龙邮票的身世出处与发行日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邮政界的两大“悬案”,备受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让您告白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