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营口市长当红娘
作者韩光
中纪委原常务书记韩光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和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者之一。1943年5月,他在担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期间,亲自介绍张霖(营口市民主政府第一任市长)、边江(营口市妇联第一任主席)为革命夫妻,并将他们派往营口,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我们专访韩光时,他向我们介绍了当年派遣张霖、边江到营口的经过。
1941年,中共中央为了在东北敌占区开展工作,决定组建东北工作委员会。党中央指派我具体负责组建“东工委”(即东北工作委员会)。1942年4月,我和张霖等人从延安出发,7月份到达“东工委”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的老坟沟。在那里,我按照中央的指示,开始着手举办培训班。张霖任班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训练班的工作。边江是后到这个班的。那时学员之间是不容许相互接触的,上课都是在夜间进行。学员是一个一个地由张霖领进来,然后坐到从上到下用布做成的只能容下一个人的隔断里。教室里漆黑一片,自始至终不点油灯或蜡烛,因为隔着布帘,学员们谁也不知道身边坐着的是谁,讲课的教员是谁,但学员对张霖都熟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学员将来在敌占区开展工作时的安全。
当时,我们主要是向学员介绍一些东北的斗争形势,教给他们一些在敌占区开展工作的方法,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训练班大约办了两个多月时间,时间尽管看起来很短,可对后来学员胜利完成任务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边江是训练班的学员。当时,我考虑到她的父亲是个大中药商,在营口开了个宝和堂药店。营口又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很有必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但为了更好地开展党的隐蔽工作,我决定介绍张霖和边江结为革命夫妻,然后共同到营口开展工作。为了撮合他们俩的婚姻,我当起了媒人,也算是“包办婚姻”吧。
我首先找到边江谈话,问她张霖这个人怎样。边江回答说,张霖理论素养高,很有领导水平,人也很好。我接着问她,如果让你们结为夫妻回营口开展工作,你有没有意见?边江害羞地低下头,红着脸对我说,我服从组织安排。边江的工作做通后,我又开始做张霖的工作。我问张霖,边江这个学员怎样?张霖回答说,边江有文化,接受革命理论较快,是一个好学员。我继续追问,如果我让你们结为夫妻到营口开展工作如何?张霖听后,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说,如果是组织的决定,我没有意见。就这样,在我的包办下,两个年轻人结成了革命伴侣。在“东工委”,我为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他们还没度完蜜月,我就派边江回了营口,了解营口开展工作的条件如何。边江从营口回来后说,营口的条件比较适合开展工作。
1943年初的一天,我向他们俩交代了党的隐蔽政策。当时我们有个十六字方针,叫做“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我嘱咐他们俩,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可以发展先进分子入党,壮大党的队伍。但党员之间要保持单线联系,不能发生横向关系,以确保组织的安全。当时的东北成了日本人扶持的伪满洲国,到东北去是要有“护照”的,日本人管它叫“良民证”。为了保证他们俩顺利出关(山海关),我给他们俩每人弄了一个假“护照”,他们顺利地通过山海关,辗转到达了营口。
张霖和边江在潜入营口的当年,就建立了东工委营口支部,张霖任支部书记。此时,正是日本关东军强化对东北殖民统治的时期,伪满警察密布,日本特务横行,一片白色恐怖的气氛。张霖借助边江父亲卜介仁的关系很快在营口潜伏了下来。当时,他们住在营口“小车行”附近,旁边有一个日本警察所,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着手开展工作。“小车行”位于今营口新华路北端,那些用小车拉脚做生意的车夫每天自发集聚于此,逐渐成为拉脚、雇车的行市。“小车行”附近人多车多,交通便利,是营口城区一处繁华所在。张霖和边江之所以选择在那里居住,一方面是为了掩人耳目,便于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是距离敌人最近的地方,反而可能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最终,在这个距离日本警察所最近的地方,他们多次躲过日伪特务的搜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营口解放做出了贡献。
1945年春,抗日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急需了解东北各地开展党的工作的情况。于是,我给张霖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货已准备好,可以来取”。1945年4月,张霖和边江从营口返回东工委,交给我一本破旧的《营口年鉴》,里边夹了一些老太太做鞋用的鞋样子,给小孩衣服绣花用的图案等物品。还把他们在营口发展的党员的照片“胡乱”地放在里面。我很佩服他们的机智。他们向我汇报了营口发展党员的情况及营口日伪情况等内容。不久,日本人就投降了,他们俩返回到东北,张霖出任营口市民主政府的第一任市长,边江也当上了妇联主席。之后由于我们的工作都很忙,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后来,我听说张霖在建国之后英年早逝。边江(时任辽宁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辽宁省委候补委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错误地定为“特务”关进监狱,1971年含冤死在狱中。边江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革命同志,没有死在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和白色恐怖中,却死在极“左”路线的迫害之下,真是太让人痛心了!
好在那个噩梦般的年代结束了……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档案史志管理中心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yingkouchunq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