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奉献锲而不舍春天少年合唱团给我们

大幕拉开,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在《想起你》的歌声中开启了首场星广会。不平凡的,我们有太多的故事要用歌声来表达和纪念,在年初疫情爆发之时,武汉的一位八岁的小朋友卷卷正好在外地旅行,他没法回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这首《想起你》的歌词:“想起你,像夜空的星星随风飘扬。我想起你,像夏夜的清风雀跃荡漾。歌儿里还唱着永不放弃,所以坚持下去,我愿意。”温暖的歌声在上海音乐厅回荡……

是的,星广会邀请了春天少年合唱团演绎新年首场,并以孩子的创作拉开序幕,带给每一位经历过疫情,并努力活着的、有梦想的人们“新生与希望”。

在音乐会中,“春天”的C班、B班、小a班和A班四个班级的团员相继登台演唱,带来了多首不同风格的经典少儿歌曲,以及艺术性很强的原创及改编的中外歌曲。多么美好的歌声啊!他们出色的表演不仅让场内持续高温,也让人们领略到这支训练有素、高水平的童声合唱团的风采。专业、天籁、美好、不可思议,在这场音乐会中得到了最好的注释!

如何造就优秀的童声合唱团、如何在团体表演中获得合作乐趣与归属感?下面我就试图以春天少年合唱团为例,探讨这些内容。

纪律和奉献

我们知道,乐队与合唱团具有某种社会象征功能。在团体中,纪律和奉献是两个核心要素,是一个社会整合特别需要的素质。在所有的艺术中,只有音乐,特别是在乐队与合唱队这样的合作形式中,团员会获得一种合作的乐趣和归属感。

“春天”的艺术总监、指挥徐亮亮从平时排练、课后作业到最后上台,一直强调纪律,对音乐要投入和奉献,她亲自带年龄最小的C班(6-8岁),培养孩子这些好习惯,我们见到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在候场排队,不讲话、不吵闹、井然有序。

而到台上,则是全情投入,用真挚淳朴的感情奉上最美好的歌声。团员不仅在合唱团里获得这些,也会把它潜移默化地带到学校、生活中,影响身边的人。

科学化的发声、儿童化的表达、艺术化的呈现

当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林华改编成四个声部的经典少儿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响起时,你听他们的声音是多么澄澈通透;唱到罗奥古拉的《萤火虫》,场灯暗下,孩子们手中拿着的一闪一闪,好似萤火虫若隐若现,在营造这首三声部卡农回声一般的音响时,他们依旧保持声音和歌曲的儿童化表达。

而在王维作词,温雨川作曲的《空》中,那些大跳旋律,纯四、纯五、纯八度叠置的和声效果艺术化地描绘出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空灵幽深的意境,孩子们音色没有一点儿杂质,更为纯净。

确实,无论什么题材什么类型的歌曲,“春天”都试图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自然的声音流露,艺术化的手段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声音澄澈通透,气息自然通畅,咬字清晰,保持每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自然的声音,这是童声合唱团难能可贵的特质。

丰富的舞台表现力

《猫的一天》,表现了主人与猫咪共同生活的场景与画面。前奏后,小a班指挥夏思颖突然戴上猫咪长又粗的尾巴,团员们纷纷戴上猫咪的耳朵,这下可热闹了,猫咪声此起彼伏,全音阶的音调营造出时而可爱、时而慵懒、时而恶作剧的猫咪的形象,既有故事性、又趣味十足。

青年作曲家孙玥回忆起儿时合唱教室里一架走音的旧钢琴,写了一首《献给一架旧钢琴》,舞台上,B班的两个小朋友缓缓讲述这个动人的故事。队形随着故事的叙述而变化,可听可看性非常强。

A班表演的AndrisSejans《Brotherleftintheevening》,声部多达11个,这首拉脱维亚民谣,讲述一个兄弟夜间出海,被海浪无情吞噬,寻找的人们望见破碎船桨,只能悲叹失去亲人的悲剧性故事。仅短短八小节的简短旋律多次重复,紧张密集的二度音程、极富戏剧性的音调、气声、海边的风声、汹涌噬人的巨浪、哭诉般的吟唱……高难度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由孩子来演唱,情绪把握如此到位,实在是令人惊叹!

以多元化的合唱作品,展现合唱团生命力

在这场音乐会中,我对一些原创作品印象特别深,比如多首林华改编的经典儿童歌曲,谢文经和曹光平在保留黎族原生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斗牛调》、温雨川的《彩色锦鲤》,都非常专业,运用复合节奏、多调性叠置,《彩色锦鲤》有一段听上去音响像空气炸锅了一样,歌词也都别出心裁地运用象声词和绕口令。

作曲家朱良镇、温雨川、张士超坐在台下观看本场星广会

在艺术家们的思想火花指引下前进是合唱团发展过程中的法宝。徐亮亮对此充满着感恩之情:“合唱团年创团之初,便得到了马革顺先生、朱钧雄先生、林华先生、钱苑先生四位的倾力扶持带领,使得懵懂的我们一开始就在眼界、视野、品味上没有走弯路。而目前中国涌现出的优秀童声团队又带来更多作曲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xw/8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