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对于许多小伙伴来说,曾经的夏日“标配”之一萤火虫,如今或许只留存于遥远的童年记忆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萤火虫开始越“躲”越远。想看它,大家只能‘追’到山里去……小编上一次见到萤火虫仙境,就得追溯到多年前台湾南投鹿谷乡的山林深处。见面不易……不过,请注意,萤火虫绝非稀有物种,只要环境“到位”,这群公认的“环境指标生物”自然翩然而至,与你相遇。这不,省去“跋山涉水”,在咱深圳城中心闹市区,就有机会与萤火虫来一场怦然心动的夏夜“遇见”——
清明假期前,有媒体特意前往莲花山公园寻觅这夏夜的“精灵”。
随着闭园时间到来,莲花山公园所有路灯一齐熄灭,转瞬间,莲花湖附近的步道上只剩下月光透过树丛洒下的斑驳光影。
不一会儿,在树影和灌木丛中,浮出了几个星星点点忽明忽暗的光影,在暗夜中显得格外醒目。环视四周,夜空中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小亮点儿上下飞舞。
“萤火虫!”一位市民惊喜地叫出声来。“这一带有很多萤火虫,在草丛里很容易能看到。”一位执勤的保安员笑着说。
夜探莲花山
荧光飞舞让人目不暇接
3月29日公园熄灯后,有媒体在莲花湖西北侧的公园步道和通往北岭径的登山道入口大约数百平方米的范围内,观察到大约30多只萤火虫。
3月31日0时15分,再次来到莲花山公园,这次选择西侧山脚下的一处草坪、灌木和树林结合部——东面的山体和茂密的树林挡住了月光,幽暗的背景让萤火虫的光亮在数十米外就清晰可辨。
守候了不到3分钟,北侧的树林里有情况:一个明显的小亮点在贴近地面的地方突然出现,接着,树林里又冒出来5个小亮点,慢慢飞过来。飞着飞着,几个小亮点又分成了两路。顺着飞行方向,灌木丛里又出现了四五个上下飞舞的小亮点。而当相机举起,这群小亮点很快就隐入在茂密的枝叶间不见了踪迹。
喜欢“躲猫猫”的小亮点是少数,在草坪南侧一棵大榕树附近的灌木丛中和树林中,越来越多的小亮点开始上下飞舞,最多时有三、四十个小亮点同时出现。在南侧步道附近也出现了多群飞舞的小亮点,大约5分钟后,又沿着步道向东南方向朝着莲花湖方向飞去。
在此观察位置的50分钟左右时间内,粗略统计,前后共计发现了超过个飞舞的小亮点。
专家揭秘
“暗夜舞者”系金边窗萤
莲花山公园的萤火虫到底是什么品种,为什么近期变得如此活跃,这么多萤火虫集体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来听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付新华和深圳部分资深昆虫爱好者的解读。
专家观点:建议公园减少灯光或改造灯源
深圳莲花山公园里的金边窗萤。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摄
在查看过莲花山公园萤火虫视频和图片后,付新华教授很快就做出了判断——这是金边窗萤。金边窗萤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从卵、幼虫、蛹到成虫一生四个阶段都可以发光,并且无论雌雄都可以发光。金边窗萤捕食蜗牛、蛞蝓等危害农林植物的软体动物,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在海南、两广、江西、福建、浙江、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分布。“萤火虫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生物,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出较多萤火虫出现的地方生态环境是相对较好的。”付教授说。
在得知在深圳的东西涌、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仙湖植物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笔架山公园等地都可以看见萤火虫后,付教授在肯定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对萤火虫栖息地的保护问题。付教授认为,城市建设的灯光会严重干扰萤火虫成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导致它们因无法繁殖而种群灭亡。“不同种类的萤火虫繁殖时间不同。以金边窗萤为例,在深圳的繁殖期可以从春季持续到秋季。据我们的调查,影响深圳萤火虫种群繁育最大的因素是光污染,建议公园减少灯光,或者改造灯源。”
若想亲近萤火虫,又不想伤害它们,该怎么做?
深圳资深野生动植物爱好者刘蕾建议:
可以参照国外开展生态旅游的方法进行保护性开发。例如马来西亚沙巴州亚庇市附近的红树林萤火虫栖息地,便成了当地旅游必去的地方——而想要维持住这门生意,就必须维持萤火虫所需的环境。这就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人类自认为舒适洁净的城市环境,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并非自然界生物所需要的环境。人类要与万物和谐共处,必须在这中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
内容图片:深圳晚报
视频:深圳晚报深圳+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文化见圳
更多精彩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