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特别是亚洲、非洲等狂犬病流行区,犬是引起人间狂犬病的最主要原因。
暴露后处理原则:I级暴露: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一般不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病疫苗。
Ⅱ级暴露: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应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被抓伤出血,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破损的皮肤被舔应按暴露后程序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按40IU/kg给予,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给予,将尽可能多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做咬伤局部浸润注射,剩余部分肌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仅为单次应用。
暴露后的伤口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伤口较深时,(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暴露后疫苗接种:
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分为“2-1-1”免疫程序和“5针”免疫程序,两种免疫程序均具有相同的免疫效果。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
“2-1-1”免疫程序:—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在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一剂(共两剂),7天(第8天,以下类推)、21天各注射l剂,全程免疫共注射4剂;
“5针”免疫程序:—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1剂,全程免疫共注射5剂。
来源:庆阳疾控采编:姚丹责任编辑:年生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