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中心医院写家书,传亲情系列活动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根据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市总工会有关文件精神,医院工会在职工中开展了“写家书、传亲情”系列活动。在家庭成员之间传递感情,宣传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爱岗敬业、明礼诚信等良好家风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了家庭,使良好家庭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形成时尚。下面是节选几篇语言作品,请大家倾听,共同交流。

写给远方的父亲

——谨以此文缅怀父亲,表达思念之情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想念的父亲: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想起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耳畔淅淅沥沥的雨滴,勾起对亲人无限的追忆……

您离开我们已有七年余,心中的想念依旧。我在心里无数遍地喊着“爸,我好想您!”,“爸,您在哪儿?”任凭我的泪水流过脸颊,落在那张有些模糊的旧照片上。泪光中,闪烁着那熟悉的面容宛在我的面前。总是不愿意相信,我至爱的亲人就这么离开。就像一场梦,但当梦醒来时,您已渐渐走远……

每次回到娘家,还觉得床上还有您的影子。即使您早已不认得我,但我知道,您的心中至少有小小的空间是留给女儿的。那呆滞的目光里,闪现着的仍然是对女儿的怜爱。只要看见您,我们的心是踏实的。而现在,床是空的,我的心也是空的。那台您还没用过的新轮椅孤零零地杵在角落里,仿佛也在诉说着对您的哀思。在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您不舍闭上双眼的瞬间,女儿却没在身旁守候,这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回想父亲的一生没过过好日子,自小在农村生活拮据,八岁的时候一场意外夺走了左手,所有人都感受不到您的身心承受着比常人多几倍的痛苦和艰辛。但您用朴实、真诚、乐观感动着周围的人,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留下了不错的口碑。落地营口,娶到勤劳简朴的妈妈,养大两个可人的女儿,也算是上天的恩惠,即使生活清贫,一家人也算幸福。您和妈妈勤俭持家,当生活逐渐殷实,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您却病倒了,这无疑又给您残疾的身体雪上加霜。记得那一年的冬天,我刚进门,看见您胳膊下面藏着一把旧剪刀,我问您要做什么,您不吭声,我从您的眼光中看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您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您知道吗?我的心当时就像被您的剪刀刺穿一样痛!女儿知道,这是因为您不想拖累这个家,不想妈妈太辛苦,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您和两个未成年的女儿。您糊涂啊,您怎么忍心离开我们。您的痛苦我们虽然不能分担,但我们愿意陪伴您、伺候您,您是我们的精神之柱,这个家的支柱,您不能倒下啊!

现在,您还是安静地走了,留下女儿在泪光中怀念您。看着昔日的旧照片,点点滴滴萦绕在心头:您试图用一只手骑着“大二八”自行车载起我们一家四口人,让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母亲抱着妹妹坐在后面,车子歪歪扭扭,试几次都没能成功,我看见您的额头闪着汗水;后来您省吃俭用给我买来一辆小自行车,我们一前一后,去辽河边、去公园,我开心地不得了;小学时我当班级的生活委员,每天为同学们领课间零食,有一天我弄丢了九块钱零食钱,是您从兜里掏出褶巴巴的钱给我,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让我别灰心;那时候,我们住平房,为了让家里暖和,您晚上要经常起来看着炉火,每天早晨您总是在天蒙蒙亮时就起来重新生炉子,虽然屋外冰天雪地,寒风凛凛,我们的家却总是暖意融融。

在您患脑出血住院期间,一位护士姐姐从妈妈那得知我即将面临中考并且报志愿矛盾时,鼓励我上卫校,将来学以致用,您深深地点下头。于是,我放弃了曾经向往的大学梦,选择了学医,希望将来有一天用自己学到的本领照顾您。我终于有一天以白衣天使的身医院,您却鼓励我要好好工作,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家人,还有更多的患者需要我。

“人间最大悲与苦,无非生离与死别。”生离虽不堪,但总还存有一线相见的生机;而死别呢?只有永久的分手。归去来兮,我无从说起,只愿逝者而已矣,生者懂自惜。

愿父亲安息……

此致敬礼

您的女儿:董丽

年清明

儿科董丽

姥姥的红袖章

在姥姥的箱子底层珍藏着一枚陈旧的红袖章,那是姥爷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过的一枚卫生兵袖章,正是这枚红袖章在战场上挽救了无数爱国将士的生命,也正是这枚红袖章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几代人的价值观。

当年姥姥坚决支持姥爷踏上爱国的征程,并亲手为他带上这枚红袖章,现在姥姥时常拿出这枚红袖章教导我们:“在和平年代里仍然要自觉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诚恳待人,互帮互助”,姥姥这种向善的力量根深蒂固的驻扎在我们的脑海中。

四十年前妈妈报考医学院,十年前我报考医学院,今年弟弟高考,他毅然决然的也要报考军医大学,我相信他会成功的,姥姥这棵精神大树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姥姥说:“在战争年代里,有国才有家,在和平年代里,爱国,爱家,诚实劳动,治病救人,减轻痛苦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姥姥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她为儿女付出多少,而是她用自己的一生教会我们什么是无私的爱。我是何其幸运能成为您的孩子,我们会把这种良好的家风一直传承下去,一代一代······

干诊科闵赫男

年4月13日

一封写给爱人的家书

亲爱的:

中午时分,阳光分外明媚,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不知不觉间路旁的迎春花已有盛极之后的衰败景象。不久之前,我还沉寂在春天带来的那份萌萌绿意中,转眼间却已是初夏将至。感悟四季之奥妙的同时,也不免感叹时间之匆匆流逝。

四季之中最迷恋的当属晚春时节,不仅仅因为她温婉的性格,更多的是源于心中的那份情愫,七年前的此刻,我待嫁闺中,内心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精心的为自己挑选婚纱,期盼着那一刻的到来。彼时的你我,脸上还未有过多岁月的痕迹,我曾对你说,最爱一身西装制服的你,爱你的积极向上,爱你的乐观豁达。时至今日,携手步入中年的路上,虽有岁月匆匆催人老,但不变的是我们一直以来对生活的热爱。

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我们相亲相爱、彼此珍惜、互相关怀。工作上,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孕期里,你有机会转去心仪的岗位,却又担心因工作的繁忙而疏于对家庭的照顾,当你小心翼翼的征求我的意见时,我毫不犹豫的鼓励你,家庭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前进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永远的贴心港湾。一个人生命的重要性,在于完美的体现自我价值,而你对于这份价值的执着追求,也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生活中,我们步伐一致,追求简单质朴的生活,不去攀比,只过自己想要的就好。我曾开玩笑的说,每个人都想把生活过成一首诗,如果不能够气势磅礴,那不如是一首快乐的“鹅鹅鹅”。我们不喜名牌,不用奢侈品;闲暇时光,你会和我一起做家务,我也会精心烧制两个小菜,为你带来惊喜;我们崇尚运动,并肩参加徒步走,一起去打羽毛球;我们也会多些时间陪伴父母,尽最大能力实现他们想要的生活,让父母安享晚年。

每年的结婚纪念日,我们都要合影留念,照片中的人物已经从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感谢女儿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伴着她的成长,我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摒弃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力争做个更加优秀的妈妈。不过我觉得你的变化更大,看着你每晚认真仔细的帮女儿洗脸刷牙,我的内心总是说不出的甜蜜,我想,美好的生活也就是如此吧!我享受这份岁月静好,希望我们能携手到老,希望女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希望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学会发现生命中的美好,用爱去浇灌这个世界。

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好,也期盼我们会更好,生活本该这样充满无限希望和遐想,不是嘛!谨此家书,致我们即将到来的七周年。

爱你的妻

.4.13

肿瘤科高立冬

一封家书

亲爱的老妈:

您好!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学习和工作不免磕磕碰碰,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您,今日提起笔来,愧疚之情不免涌上心头,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想跟您说说我的心里话,感谢您为我和弟弟,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感谢您赐予我生命,把我和弟弟抚养成人。记得小时候,我爸经常出差,家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您的身上,我和弟弟相差十余岁,您为了不影响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地默默完成所有的家务,买菜,做饭,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照顾我和弟弟的生活起居,十足的女汉子,可真不容易呀,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您。饭桌上您总把好吃的鱼肉留给我们姐俩儿,并说:“你俩多吃点儿,你们在长身体!”而您却说自己爱吃鱼头,爱吃咸菜······在我的记忆中,您没有一件像样的名牌衣服,没有高级护肤品,甚至一辈子没化过妆,勤俭持家,而在我和弟弟身上花钱消费,您却从未吝惜过,给我们姐俩儿学特长,择校去红旗,去一中,您从来都不心疼,自己实在是太委屈了!虽然,您只有初中文化,却深知不学习没有出路的大道理。记得弟弟在高二阶段,有一阵子很迷茫,厌学,沉迷网游,是老妈您苦口婆心地说教,不厌其烦软硬兼施,嘴皮子都磨破了,甚至第一次动手扇了弟弟一个大大的耳光,事后,我看到您流泪了,您也心疼啊!他是您身上掉下的肉啊,真是又气又狠又心痛!这一巴掌打的响啊,打的好啊!弟弟醒悟了,刻苦了······高考结束后,当弟弟手捧高校西南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您热泪盈眶,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您欣慰的笑了,此时的弟弟激动的说:“妈,我感谢您,一直鼓励我,教育我,您辛苦啦!”是啊,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还记得年10月,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身体向来不错的父亲,突然高烧40度数日不退,几经周折,找人托医院感染科。北京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可把您累坏了,白天晚上您一个人护理,因为弟弟那年准备考研,怕影响他复习您坚决不告诉他,当我和爱人周末去协和时,对床的大婶儿说:“闺女呀,你妈真能吃苦,就一个人咕噜啊,你爸太磨人!他们老俩口伙食不一样呀,你爸吃好的,你妈吃食堂,真仔细呀······”本来就不胖的您更加憔悴,整个人瘦了一圈儿,入院16天发烧控制住了,也来催费了,5万元的住院押金所剩无几,父亲说“老伴儿,不治了,咱回家!”您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来了就听大夫的,不能走,咱有张病床不容易啊。”经过悉心系统的治疗,父亲痊愈出院了,现在,父亲常跟我说:“那场大病把我烧迷糊了,多亏你妈了,关键时刻还得是老伴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您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亲情也好,爱情也罢,是何等的缘分,都要好好珍惜,别留遗憾。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深体会到:不管多大岁数,也得有个妈呀,父母健在,就是我们做儿女最简单的幸福。以前总是嫌您唠叨,啰里啰嗦。可是当我女儿渐渐长大时,我才发现母亲的唠叨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借鉴,不可或缺。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是啊,妈在,则家在。我女儿曾一本正经的跟我说;“妈,您是我姥的女儿,我是您的女儿,妈我听话不惹您生气了,咱俩一起努力都做妈妈最骄傲的女儿!”是啊,孩子说的真好,让我们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我们总是在自己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在错过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陪老爸老妈唠唠家常,亲自下厨给老爸老妈做顿可口的饭菜。

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祝您及天下所有的母亲福寿安康,平安吉祥。

您的女儿:孙滢

年4月6日

医患关系办孙滢

优秀的家庭文化、家庭文明需要我们每个家庭的成员不断遵循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完善自我,传递真情,交流思想,使社会主义家庭美德,良好家风在我们的每个家庭开花结果。我们将继续登载优秀家风故事,家庭文化作品。

供稿:院工会

责任编辑:综合信息部

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gr/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