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子不教,父之过,父亲责任重大啊!一个妈妈的苦衷!
第二十一讲家教中爸爸不能缺席
同事遇上家庭生活难题:有了小孩,老公还像婚前一样,啥事不管,下班后玩游戏跟人聊天,高兴时会逗逗孩子。在孩子成长路上,要是得不到爸爸的教育,缺失父爱,那可怎么办啊?
这位妈妈的苦衷不是个别的,生下孩子是妈妈,带孩子游玩是妈妈,抱孩子看病是妈妈,开家长会是妈妈,妈妈是孩子的总管,多个场合看不到爸爸的身影,无怪乎歌词中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出现一种“阴盛阳衰”的怪现象,大多以妈妈为主,其实在家教中爸爸不可缺席。
一个男人成了家,就有了家庭责任,体贴和关爱老婆,做个好老公。有了孩子,就要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义务,做个好爸爸。一家三口就如同一个等腰三角形,各就各位,缺一不可,孩子接受来自爸妈爱的教育,有利于互补达到阴阳平衡,有助于孩子人格健全和完美。爸爸不论何种原因都不能错过培养教育孩子的时机。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男性教育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等性格,特别是对男孩影响更大,据调查数据显示,有70%的少年犯出自无父或无父爱的家庭。从这点来说,爸爸也应站到家教第一线,何况父爱与母爱一样,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爸爸带给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妈妈无法代替的。要说妈妈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细腻、做事认真、性格温柔教育孩子,决定孩子能走多远,那爸爸就以男性特有的感情大胆、做事果断、性格豪爽带动孩子,决定孩子能飞多高。
既然如此,爸爸就该提高认识了,主动体贴和理解妈妈,自觉照顾和养育孩子。学习育儿知识,积极参与孩子活动,每天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为孩子做吃的,与孩子户外运动,给孩子讲故事,成为孩子的大朋友。分担家教任务,减轻妈妈负担。这样的好爸爸天下难找吗?不。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曾子为了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以身示范,老婆哄孩子不闹的一句话,曾子兑现了,真的杀猪,刘备临终还念念不忘,警告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翻译家傅雷一封封家书,寄托了多少父爱深情?朱自清父亲身负多重压力仍然送儿子上车费力爬月台买橘子。台湾作家刘墉说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就是自己培育出两个好孩子。马克思和孩子一起游戏,比尔·盖茨送孩子入学,陪孩子阅读……在家庭教育中世上不乏好爸爸,他们永远站在孩子的身边。当代有越来越多的爸爸也意识了自己的作用,走到了孩子的背后……
还有无动于衷的爸爸,那就需要妈妈动点心思了,拉上爸爸归位,担起爸爸的职责。首先就是摆正夫妻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是亲子互动的基础,也是父爱不再缺席的保证。爸妈的最爱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从中学到快乐、欣赏、眷恋等。爸妈的最爱就是教育的源泉,并肩站立面对孩子协同施教。其次爸妈不要溺爱,也不要暴政,重视人性,讲究原则,制定一套家教规划,爸妈回归原位,分工明确,心中有数,遵照执行。最后就是妈妈学会退位,主动放手,给自己放假,不要孩子老黏着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给爸爸和孩子相处。如果爸爸拒绝,就可以三人一起出动,鼓励爸爸更多表现,引导爸爸上道,无须明说,不用抱怨,只在于默默耕耘,把孩子交给爸爸,不要怀疑其能力,一回生二回熟,不尝试永远不会,愿意的话做个指导老师,聆听爸爸的心声。即使做的不好,也要极力夸奖,爸爸的功课才会继续。
《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强调父亲在家教中的责任和作用。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爸妈同时肩负起家教责任,各尽其职,做一个称职的奶爸奶妈和虎爸虎妈。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爸爸们,从现在起,就要用心陪伴、细心呵护、全心引领孩子,直到孩子最终长大成人。
此时,我无限感慨,想起了《父亲》里的歌词:“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盖州五中老师:于显伟)
第二十二讲向古人学习家教(待续)
戳原文,更有料!营口人都在看!
于老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