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段特殊的殖民文化里天津无奈“被”赋予了很多洋文化,作为最早开埠的港口城市,天津经历着外来和本土的文化碰撞。那时天津的英文翻译是Tientsin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Tianjin最早为天津以威妥玛式拼音命名的国家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想见的是这与早期天津的租借文化不无关系。
天津利顺德酒店里的名牌依然保留了天津原来的译本
早在民国时代,Tientsin这个威妥玛式拼音名称就已经享誉海外了。至今很多外国尤其在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天津的英文一直被认作Tientsin而不是Tianjin。在他们的印象中我们是远东的大都市,北中国第一大城市,据说老年瑞典人仍然认为天津比北京发达,虽然可能他们未必来过北京。
目前天津现使用的路名,80%以上都是年以后出现的,按特征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年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初,以各省、市名称命名;改革开放前后,取欢乐祥和寓意的名称居多,有的还以数字或千字文排序;最近,随着开发区、大型住宅区的兴盛,以天津地域为特色的同词根或语义的名称渐成热门。
英租借地区
如今的解放北路,以前叫维多利亚道VictoriaRoad天津维多利亚道是天津英租界内开发最早的地段,也是该租界内最重要的街道之一。民国盛极一时,各种洋行林立;新华信托、法国俱乐部、美丰洋行、法国工部局、东方汇理银行、华义银行、朝鲜银行、天津邮政博物馆、美国海军俱乐部、汇丰银行、华俄道胜银行、花旗银行、新泰兴洋行、怡和洋行、比利时领事馆金城银行、利华大楼、太古洋行、天津印字馆、利顺德饭店等等都在这里。
维多利亚花园门口
营口道是中国天津市和平区的一条街道,东到张自忠路,西到新兴路,全长米,宽15米。营口道原为天津英租界和天津法租界的分界线,当时分别称为宝士徒道(BristowRoad)和圣路易路(RueSaintLouis)。
天津利顺德大酒店
泰安道原名咪哆士道(MeadoursRoad),属于天津英租界的核心地带,沿街有利顺德饭店、解放北园(原维多利亚花园)、天津市委(原开滦矿务局大楼)、安立甘教堂等景观。中国政府接收天津英租界后,将其改为泰安道。
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伦敦道(LondonRoad)、格拉斯哥道(GlasgowRoad)和剑桥道(CambridgeRoad)围合形成的建筑组团(今和平区成都道、桂林路和重庆道围合形成的建筑组团),目前为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老天津英租界戈登堂
法国租界区
大法国路AvenuedeGrandFrance解放北路(解放桥到营口道)
杜总领事路RuedeChaylard和平路(锦州道至营口道)
葛公使路RueParonGros滨江道(张自忠路至大沽北路段)
狄总领事路RueDillon哈尔滨道
日本租借区
山口街--张自忠路(锦州道以北)曙街--嫩江路寿街--兴安路
旭街--和平路(南马路至锦州道段)常磐街--辽宁路
荣街--新华路(多伦道至锦州道段)花园街--山东路
小松街--热河路芙蓉街--河北路(多伦道至锦州道段)
天津曾经的洋路名虽然形成于那段带有侵略性的特殊时期,但是历史上天津的租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由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更借助租借地的发展一跃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徽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天津望海楼
老天津戈登堂,建于年的英租界工部局
天津新学书院
法租界中华街
美国租借兵营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内容,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