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山歌苗画ldquo萤火虫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8885.html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部署,中国文明网组织开展“文明在这里”主题采访报道和网络传播,集中宣传各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生动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突出成果,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新变化新气象,真切感受文明在这里、文明在身边。

这里有山歌、苗画、“萤火虫”——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蹲点报道“萤火虫来好声音,我用山歌感党恩;百年历史交汇点,党的历史开新篇。中央召开动员会,党史教育意深远;我们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很辉煌。艰苦奋斗一百年,优良传统要发扬……”7月4日,贵州省龙里县举办“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好声音”第二季度季赛评选活动。比赛现场,参赛者们身穿民族服饰,以唱山歌的形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贵州省龙里县“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好声音”第二季度季赛评选活动现场。刘鲲鹏摄走进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青山滴翠,高楼林立,大道宽敞,干净整洁,一幅城在景中建、景在城中生的美丽画卷展现眼前。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开展,则让这座黔中小城处处洋溢着文明气息。贵州省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贵州省龙里县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片)四级工作体系一盘棋推进在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宽敞的办公大厅,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一个现代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阵地展现在记者眼前。贵州省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厅。刘鲲鹏摄“龙里建有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7个,实践站79个,实践点个,划分网格个。”龙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贵丽介绍,龙里通过整合组织宣传、政法、教育、农业、文旅以及群团等部门资源,在全县5镇1街道79个村(社区),盘活用活农村活动阵地场所共个,构建了中心、所、站、点四级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县委统领、部门协同、镇级谋划、村级落实、网格化推动的工作格局。山歌伴飞新思想“饭养身,歌养心。”龙里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爱唱山歌、善于编写山歌的特点,创新理论宣讲话语方式和传播手段,用唱山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好声音”比赛活动现场,群众学唱山歌。龙里通过创设“山歌伴飞新思想”主题宣讲活动,组建一支由机关党员干部、山歌爱好志愿者参与的“笔杆子”志愿服务队,将党的创新理论、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党史学习内容等编写创作山歌余首,同时也向民间征集优秀山歌作品,编印成册、录制成视频向广大群众发放。贵州省龙里县“笔杆子”志愿服务队编写的党史学习教育山歌。贵州省龙里县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片)“我们不仅有笔杆子,还有金嗓子。通过县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唱出了党的好声音,唱响了我们幸福生活。”杨贵丽介绍,在“山歌伴飞新思想”活动中,以村寨为单位组建山歌创作传唱志愿服务队伍余支,余人参与。

贵州省龙里县“笔杆子”编写队队长罗祥友接受“文明在这里”报道组采访。

“在龙里,只要有歌词,明确了调子,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唱出来。”龙里县谷脚镇党委书记陈大海说。在谷脚镇采访期间,只要看到歌词,陈大海随口就能和着调子哼唱出来,他认为,通过山歌,不少龙里群众由理论宣讲的受众,变成了主动宣传党的新思想的志愿者。“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好声音”赛后,贵州省龙里县医保局参赛队人员唱山歌。民族绘画“画说新生活”“平坡村民心向党”,在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创作中,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苗族村民创作了长度米的《苗乡百年·百米长卷》画卷,画卷分为10个篇章,历时2个多月创作而成。这一创作过程,被剪辑成视频,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

《苗乡百年·百米长卷》第二篇章《薪火相传,红色龙里》(部分),此篇章由苗族画师兰开翠创作,描绘了长征时期,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龙里县洗马河一带,红二军团进入龙里、巴江、洗马等地的故事。贵州省龙里县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片)

除了山歌,龙里还把新思想传播融入到民族绘画、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中来,创设了“画说新生活”主题宣讲活动,发动群众绘制反映民族文化、脱贫成效、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主题的苗族绘画、刺绣作品余幅,墙画墙绘3.7万平方米。作为当地主打的文创产品,年平坡村的苗族绘画销售额达86万元,年1月至5月销售额已达到68万。“画说新生活”,不仅“话”出新思想,更“画”出了群众致富路。“萤火虫”照亮幸福生活路在龙里,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被称作“萤火虫”,他们像萤火虫一样,以微小的力量“照亮”身边。这是一首由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志愿者发布的MV《微光》。对于已经83岁的志愿者“莫幺公”来说,志愿服务就是奉献自己。莫幺公原名叫莫洪文,平时不管谁家有困难,这个热心肠老人都会上前提供帮助,德高望重的他,被大家尊称为“莫幺公”。年,洗马镇组建了以“莫幺公”为名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莫幺公”讲述自己做志愿服务工作的故事。杨学静摄在龙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阵地上,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冠山街道奋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活动一览表上,按照时间、志愿者、负责人的目录,详细公布着每一场志愿服务的情况,一个小小社区,一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多达48场。贵州省龙里县奋进社区。贵州省龙里县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片)奋进社区是龙里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往年,一些孩子放学后,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及时来接,只能在学校门口或小区内玩耍,安全问题让家长十分担忧。针对这一情况,年3月,奋进社区“萤火虫”志愿者组建了社区“四点半学校”,由23名教师志愿者,放学后轮流到社区照管孩子们,教授一些课外知识或者辅导学生写作业。像“四点半学校”这样,通过“萤火虫”志愿者收集群众志愿服务需求,设置志愿服务项目,科学合理开展志愿培训活动,在龙里县并不少见。目前,龙里已组建“寨管委”“组管委”“红白理事会”和“萤火虫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家乡美志愿服务队”“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形成村寨集体事务大家共议,村寨发展建设大家共为,村寨管理治理大家共治的良好氛围。年12月,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在党员干部带领下,一周时间修建了这个村民活动广场(图片右下为广场现在的面貌)。贵州省龙里县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片)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老党员兰平讲述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道路上,党员带领大家奋斗的故事。杨婕摄

平坡村66岁的老党员兰平说,在党员的带领下,群众文明意识提高,脱贫致富更有干劲。多年来,党员带头、群众聚力成为平坡村的光荣传统,这也使得平坡村早在年就实现整村脱贫。

德行龙里传美德,文明新风满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引导龙里广大群众投身家乡建设、助力产业发展、构建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把龙里建成了文明之城,让文明花开满城香。

记者:李坚(贵州日报)、刘鲲鹏(中国文明网)、杨学静(中国文明网)、杨婕(多彩贵州网)、王立信罗玉元(贵州省龙里县委宣传部通讯员)

来源:中国文明网

审核:单长虹路弘

责编:王欣舒杨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gr/9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