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 ,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紧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那四句抽象的歌词,来自具体的“一座座山川”、具体的“青藏高原”……换言之,审美时,与“我看见一座座山 ,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紧相连”的心理距离是零时,其创作的作品只是“平平”而已,只有心理距离与“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的距离为零时,才能出神入化,才能抽象地概括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灵魂之美,这是攀登艺术之巅第一快事,亦足见你迈出识我、塑造、超我的坚实一步。正如戚弘所说:“这好比女人都照范冰冰的形象来整容一样,完事问别人看整的怎么样?这只能说像还是不像、刀法好是不好而已,没有了自己、没有了个性更谈不上特色了。还有朋友问画什么呢?画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自己的方式画出自己的情感,艺术该是唯心的,浪漫的,一想天开的事。它该不为一切现实生活所左右的自我意思的展现,表现情感述说鲜为人知的个人情怀,用绘画这一方式把我们的思想植入在可供我们表现的对象上”。
这里提及的“用绘画这一方式把我们的思想植入在可供我们表现的对象上”,这个“表现对象”就是艺术家在“美与心理距离”的求索中寻求的对象。不要把粗加工的“生活准备”误认为是你找到的“表现对象”,还需要开掘许多许多“粗加工的“生活准备”之矿,才能提炼出本质的闪闪发光的“灵魂”之美。艺术家离开逻辑思维去寻求美是肤浅的或徒劳的。
翻阅戚弘近年的新作,真可谓别有洞天。有华贵、雅美,大胆以黑绿为背景的牡丹,更显凝重大气;有扬起前蹄的雄关骏马,凝眸细看能听到西风烈烈中的战马嘶鸣;有形态飘逸、神武刚烈的马,那变形了的肢体,是有形的字,让你读出人类期盼的春天;有秀雅恬淡的枇杷果或青黄未熟或金黄待摘,让你在枝劲叶曼中寻觅成熟......总之,笔下的花卉和马不管怎样异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抽象出来的神韵,总让你在某个侧面看到人性之光。
欣赏近期戚弘新作,让你领略重剑无锋的境界是超越了技巧和手段,生活准备固然重要,但不经过审美理论与实践的历练,你就找不到蓦然回首的“那一个”,也不可能达到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也正是因为戚弘德艺双馨,天津工业大学才聘请他为美术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聘期为10年。戚弘在“美与心理距离”上的求索将扩展的教育领域。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想留给社会的思考是:一个企业、一位艺术家及每一位成功者要想持续成功,就要坚持一次理念创新向多次理念创新的突破,也坚信戚弘在这种持续创新中求索不止、独辟蹊径。“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报纸发表戚弘文章:
画家戚弘作品:马与各种花卉及壁画:
戚弘的作品《朝阳崇武》参加全国十二届美展(壁画):
新加坡总统陈庆炎给画家戚弘颁奖:
新加坡副总统尚达曼为戚弘《总统慈善》画展题词:
戚弘任教的天津工业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参加服装表演,成绩优秀。
欢迎各界人士向营口之窗网站投稿,一经采用并长期稳定供稿可升级为通讯员,稿费从优。-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