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道的一幢老楼

坐落在营口道与中心路交口的制盐研究所(摄于六十年代)

营口道的一幢老楼

作者:林溪

老楼是五十年代的一座三层建筑,地处塘沽核心区一条主干线营口道的路边,它曾是制盐研究所的主楼。在我们这个远离津城的滨海小城,那时像老楼这样结构的房子还很少,在多是民间平房的街区上,老楼也算是鹤立鸡群。老楼之所以叫老楼是因为后来研究所七、八十年代又盖了两栋新楼。老楼曾汇聚了大部国家盐业科研精英,也曾产生了大多的科研成果。

位于营口道的制盐研究所现更名为“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摄于年6月28日

初看老楼,只觉一种老旧的感觉扑面而来。楼外沿为了防水也为了美观,抹上一层水泥砂浆;仅用目光一扫,就是那个年代的颜色。同样是水泥的小小挑沿下,是紫褐颜色木质厚重的大木门,门前是水泥建的小小的二层台阶。老楼的窗户也明显比较小,都是木质窗框。老楼最值得夸耀的地方,是楼内地面。首先楼板是早已不见的工艺——用砖砌的碹拱铺就。拱形结构在我国古代就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五十年代,我国以砖拱作为承重楼板的建筑颇多;不仅可以大量节约三大材,也体现了建筑水平。老楼没有柱,没有梁,岁月磨砺,地震冲击,竟然使用至今,令人称奇。再看各层地面,全是水泥抹面,加上主人的辛勤,每天地面都擦的锃亮,光光的水泥地面透着质朴;那时工人的技艺高超可见一斑。早期的老楼,一楼是办公室,二楼是有很多检测仪器的分析室,三楼是专业的研究室和试验室。楼内厚实的楼梯、古朴的木质楼梯扶手和护板,高高的室内空间,半圆的吸顶灯贴着屋顶……这样的楼内景色,只是老电影中才得一见。

如今的营口道与中心路交口的制盐研究所(摄于年6月28日)

在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也曾在研究所外的空地上玩耍;看着灰蒙蒙的大楼—这个塘沽有“文化”的地方,看着出入老楼的文质彬彬科技人员,心中充满敬佩和幻想。

和老楼的交集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坐在里面成了科技人员。

进入老楼的时候,已经是40年多前的事情了。我和老楼一起走过许多秋冬春夏。那时青年的我已两鬓斑白,而老楼的背街角落已砖石瓦砾层层脱落。

曾记得一个多雨的春天,我们在离楼前不远处种上一行白蜡,沿着楼边种下爬山虎。几年功夫,楼的外沿布满爬山虎。每每春雨过后,红嫩的幼芽眼看着长。站在春风里,看着满楼的的爬山虎轻摇,心绪似在迷离。谁说草木无情,那轻舞的枝叶分明是老楼的诉说。

我还记得老楼一角是小小的图书馆,那是我常去的地方。有了楼外树木和爬山虎这些郁郁葱葱的绿色,老楼像是闹市中的世外桃源,是读书的好地方。图书馆的老大姐服务很是温馨,但更重要的是很多各种各样科技书籍,那是我的精神食粮。每当添加新书的时候,她都会通知我,在第一时间让我看到。看书学习的执着,热情关爱的服务,我的简易而正规的借书卡上,书籍借还的签字密密麻麻。

印象最深的是年后,随着科学的春回大地,科技人员重新焕发激情,每天晚饭后,老楼灯火通明,扔下了“臭老九”帽子的人们自觉的在办公室、试验室里看书、学习、钻研。老楼里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做学问的激情。老楼延续着沉静,但是积蓄着能量,孕育着希望。

置身其间的我,像被一股力量拥推着,心被学习热情燃烧着,我的办公室日光灯也融进老楼的灯火之中。经过蹉跎岁月的我,像一块海绵,尽力吸吮着知识之水。那时我的小三口之家,家务忙碌,几十元钱的工资收入,日子清苦。但是在老楼里,可以名正言顺的看书了,这满足了我多年的渴望,实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方式;我走进老楼,像一个多年漂泊远方的游子,一步扑进家的怀抱。

老楼下是营口道的的街边公园年拍摄

如今老楼成了在这里工作过的人们的地标。家在外地退休的老职工,偶回塘沽,要找的是老楼。曾在老楼搞研究,后留洋学成的海外游子,回国回家也要看看老楼。在外地的人们相聚,谈起旧日生活,总是说起:”那老楼还在吗”。老楼仿佛是家庭中年老的家长,成了凝聚家庭的精神寄托。

老楼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满面风灰,步入老年。塘沽在快速变化、城市在不断长大。由于拆迁,和老楼同时代的建筑已所剩无几。老楼周围已耸立起座座高楼大厦。在现代的楼群中,老楼的木窗户里灰洞洞的,更显得灰暗。静静的它像个朴实木讷的老人,默默地坐看这个城市的繁华。也许是缘分,每当我看见老楼,感情就变得十分复杂。每当我抚摸老楼残破的灰墙,我就回味起人生社会的心路历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岁月老去的不止是容颜。看着脸上遍布皱纹的老婆婆,人们难以记得她如花似玉的青春。老楼也曾豪情万丈,连接着几代人的感情和记忆。老楼曾陪伴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岁月已深深印在建筑之中。许多陋室虽然破旧,却因有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记录而名。承载着故事的老楼仅是岁月的标志,也会不时激起我们思考的情感,积累着心智的成熟。

在送旧迎新的时候,对过去的一切不应弃之如敝履。可惜的是,人们只有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才知道,内涵是积累的,文化是积累的;急于打造的“新秀”难免留下浮躁的印记,而这又为下一次的完全否定的抛弃留下伏笔。

文化是长期历史的积淀,落后决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更表现在观念上、认知上。成熟的社会更应做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的交融。但愿老楼不是仅仅存留在内心深处。

写于.1.31.改于.6.28

1.使用







































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zz/2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