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年版)根据历来的传说,对“龙”作了这样的定义: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比较中国龙和外国龙,中国的龙飞起来都是不需要翅膀的,中国龙毕竟是高等得像神,怎能像凡夫俗子一样,我们的龙都是靠气来飞的。
太深奥
中国的气,外国人不懂,
更别说龙了!
长翅膀这一项,就决定了外国的龙只能局限于地球,而我们中国的龙,则完全不依靠翅膀,运一下气就可以飞到外太空。
正是在这一特征面前,认真的人们总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有人查遍了中外所有的生物学资料,就是找不到一种能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动物。于是,一个并不算过分轻率的结论便自然产生了:龙不过是一个神化之物而已。有人甚至称之为“生物学上假设的杰作”。
也许吧
自古以来,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特殊的涵义,可以说它占据了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
那么龙是否存在?是精神还是物质现象?
翻开中华古籍,诗词曲赋、小说杂记,乃至哲学著作、政治论文,龙的形象无所不在。人们既然主观地认定龙之传说是一个神话,就不会认真看待这些文字。可是,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一向对光怪陆离的上古传说持审慎态度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历代史籍关于“堕龙”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再翻阅古今,寻找真龙曾存在的证据。年营口当地的一家非常有名的报纸《盛京时报》,在版面的中间,可以看到一篇配发照片的报道,题目为《蛟类涸毙》。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不由让人唏嘘,难道还真有龙?
终究,关于龙,传说总是多于真实记录。
最有名的传说,则是唐李朝威的小说《柳毅传》,故事如下:
秀才柳毅赴京应试,途经泾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钱塘君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乃叔钱塘君作伐求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为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柳毅与她订齐眉之约,结为伉俪,幸福一生。
多么美好的传说,令人心旌荡漾。
柳毅的善良勇敢,不正是中华流传的修身之道么?
龙女的知恩图报,不正是中国传统美德知恩图报的表现么?
结为连理,幸福一生,不正是中国人圆满家庭观的理想么?
可见,虽然龙是否存在无从确定,但至少,纵观古今,看得出,龙是所有中国人最神圣的图腾崇拜,中国龙是中国人精神的象征,也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所在。古人和今人一样在龙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愿它化身吉祥带给曾经多难、现今兴邦的中国人更多的希望,是以为记。
母亚娟AnaMu喜欢去幻想,喜欢去考证。总惦记着龙这神奇的生物,更惦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于是,她的画里也不时出现龙的影子。这不,最近新整出了一条祥瑞的中国龙。
图:母亚娟AnaMu在绘制画作
画作
《祥瑞AuspiciousSign》
此画中
龙的体态生动
姿态圆润有力
色彩温暖祥和
神情温和稳重
正应了中华文化中祥龙的寓意,
应了“祥瑞”二字。
所以
借此中秋佳节
(今天也是AnaMu父母36周年结婚纪念日哟)
新作首发
谨以此作
母亚娟(AnaMu)祝大家
合家团圆祥瑞升平
祝自己的父母
健康顺遂福禄高寿
点击视频欣赏画作
画作名Nam
祥瑞AuspiciousSign
尺寸Siz
90xcm
用材Matrial
布面丙烯AcryliconCanvas
状态
待售ForSal
全画欣赏
画作细节欣赏
画外话
下图里是AnaMu可爱的侄女Andi
小黄人和大黄龙一同入镜
有人打趣Andi是小龙虾
有人打趣Andi是龙的传人
你怎么看呢?哈哈哈
有意咨询详情,请按以下方式联系Ana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