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http://m.39.net/news/a_5188236.html
点击上面“蓝字” 萤火虫又叫亮火虫,记忆中每个夏日的夜晚,萤火虫就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在房前屋后、小路边、篱笆旁、水沟边四处翻飞,这些小精灵是那么的轻巧,又那么的飘逸,好像提着绿幽幽的灯笼,在无际的黑夜里来回穿梭,那美妙的形象和色彩,无不诱惑着儿时调皮的我们。 夏夜,每当夜幕降临,分散在田间地头的小伙伴像一只只归巢的小鸟,披着星光急火火的赶回家,草草的扒完碗中的饭,便急急忙忙跑到广袤的田野去捕捉萤火虫。 夏夜的小伙伴披着如水的月色,来到稻田里、草丛中、小树旁、溪沟边、萤火虫上下飞舞,犹如天女散花一样弥漫在黑夜里,望着翻飞的萤火虫,伙伴们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像磁铁一样,呆呆的望着飞舞的萤火虫;有的大声呼喊,稚嫩的声音响彻整个山村,直到消失在山的那一边。 儿时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就是捉萤火虫比赛。现在清楚记得捉萤火虫比赛的规则:谁捉的萤火虫多就被伙伴们视为“皇帝”,捉的少就称之为“奴仆”。捉的最少的伙伴也就心甘情愿俯下身子充当“马儿”,让“皇帝”在马背上任意蹂躏,无论“皇帝”在背上怎样折腾,“马儿”都毫无怨言,直到尽兴为止。 玩累了之后,伙伴们尽情的躺在草地上,仰望翩跹飞舞的萤火虫,相互发出疑问:萤火虫到底是一个什么怪物呢?为什么萤火虫的尾部会发出如此幽幽的荧光?萤火虫到底对人类有益还是无益?多少个疑问的提出,都被凉丝丝的晚风卷走,总是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直到上了中学后,我们才从书本中获得了一些有关萤火虫的知识,再加上在生物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终于弄清楚了萤火虫夜晚发光的原因。其实萤火虫尾部发光的主要原因就是靠自己体内一种被称作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与氧气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一道光亮;也弄清楚了萤火虫是益虫,它能捕食蜗牛,是蜗牛的天敌;更知道萤火虫还是一种生态指示昆虫,它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萤火虫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当地环境质量状况的好与坏。因此,它又随时提醒着人们如何去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怎样去维护生态平衡,正确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萤火虫是人类的好伙伴,多少文人骚客给予赞颂。《诗经》中就有“町疃鹿场,熠耀宵行”的描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诗句,赞美了萤火虫的崇高。唐朝诗人周繇的“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诗句,也是对萤火虫无私奉献精神的褒扬。唐代大诗人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诗,硬是借萤火虫把人间的悲欢离合写成了千古绝唱。 老师为了激励我们从小奋发图强,还常常给我们讲晋代车胤励志的故事。车胤自幼聪颖好学,但家境贫寒,常常没有油点灯,为了能多读书,夏夜就去捕捉大量的萤火虫,用布袋装着用以照明夜读,日积月累,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天下的大学者。 出于好奇,我也尝试过在萤火虫光下学习的荒唐故事。 找来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将一只只萤火虫装进袋内,挂在墙上,然后熄灭油灯,像模像样地拿出书本翻阅着。只可惜,不到一会儿的功夫,那微弱的亮光就相继熄灭了。 后来老师告诉我:“萤火虫的光其实可以亮很久的,是你把塑料袋口扎紧了,萤火虫因缺氧窒息而亡。”现在想来,我却深感对不起那些无辜冤死的萤火虫。 离开家乡有些年了,儿时的伙伴难得聚到一起。去年春节,受疫情影响,儿时的伙伴们大都没能按预期的时间去上班,相聚的日子也就相对多点,伙伴们也自然聊到儿时夜捉萤火虫的话题,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找回儿时夜捉萤火虫的快乐与单纯。
END
作者简介
唐安永,男,教师,中学副高。喜爱文学创作、摄影,发表散文、诗歌近篇(首),先后被《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公民报》《重庆政协报》《重庆政协报》《黔中早报》《云南经济日报》《三峡都市报》《夔门报》《纳雍报》《铝都文艺》《红网作家》《三峡夜话》等媒体采用。
END
END
红网作家喜欢我就赞赞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