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老师的新鲜事第八十二期营口怀古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你们有理想,有道德的臧老师。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辽宁人,老臧心中一直有想看看辽河的夙愿。哼着那首“

山挺尖是长白山,水挺甜是辽河源…”,老臧来到了小城营口~

聊起营口,总给人以“小”的感觉。其实要是追溯历史,营口可是拥有很大的面积,现在的盘锦在过去都属于营口市。解放后,历经半个多世纪,营口各地被不断划到周边市县补充,便成了现在的营口格局。

说到历史,营口和塘沽、大连倒是十分相似,一样的沉重沧桑,一样的乱世浮萍。有屈辱,有悲壮,也有振兴。

老臧在营口街上偶遇一红砖小楼,上书“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觉得很是古韵,遂取景留念,不过并未进门参观。待老臧过后搜集资料发现,原来营口大有文章,不仅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还是东北近代第一个开放的口岸。和广州一样,营口曾是近代经济、宗教、航运、金融的北方中心,各国公使领事云集。

若君望求一面佛缘,“东北四大禅林”之首的楞严禅寺可来之一访~

楞严寺并非古刹,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文革后经修复保护,目前寺院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碧空下,雕梁画栋与宝塔向辉,甚是好看~

时近年尾,寥寥香客,不知跪求何愿……

不知是不是小说的缘故,老臧一看这“藏经阁”就琢磨着里面会不会有几本武林秘籍啥的……

雄伟的宝塔下,几位香客抚墙而行,一圈圈绕行塔下。老臧也不知是何意,照猫画虎般的跟着走了几圈……

别了佛祖,来看看咱辽宁人的母亲河。

凭栏观河,隆冬冰封。老臧想象中的漫步河滨,遥见晴空,被几阵寒风老老实实的吹回到车里……

沿辽河西行,便到了辽河支流的最后一座里程碑:营口渡口。想百余年前,这闯关东路途上的渡口,不知又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如今,营口渡口的身影就永远铭刻在辽河老街上,日渐斑驳。

清末时期,由于背靠渡口的原因,营口老街曾一度兴起繁盛。老街上古建林立,老街里的“瑞昌成”、“兴茂福”等一座座标志性的古建筑体现着这个城市厚重的底蕴。

如今的老街,多被小吃餐饮占据。想必盛夏时节,老街也如同每座城市都有的小吃街一样,充斥着油烟与喧嚣。

只是此时寒冬时节,鲜有游人至此。偶与一手握相机的美女擦身而过,也许同老臧一样,也是寻找这小城的昔日印记……

靠海吃海的城市一般都会有一座祭海或祭妈祖的庙,营口的西大庙也是如此。西大庙紧邻老街,始建于雍正时期。老臧佛缘甚浅,凡人一个,想罢,见了神佛也不知该如何祷念。还是庙外转转,不去叨扰神佛的好……

和所有的沿海重镇一样,营口也少不了历经战争的腥风血雨。而矗立于辽河入海口的西炮台尤其如此。

现在的西炮台多为在遗址上后建,近距离观察护城墙你会发现海沙河沙夯土的遗迹。

可惜的是,西炮台的很多古炮都已在历次战争中被破坏,如今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底座……

在解放战争时期,G军曾在西炮台附近铸起几座铁碉堡抵抗我军解放营口,弹孔依旧……

荒草间时隐的几尊铁炮,遥望着辽河口……

一侧广场铸起铜人,依稀回顾着当年的历史……

几十年来打捞发现的古炮被陈列于广场,老臧发现很多古炮都是收废旧品的个人或单位捐赠的……

复原的克虏伯火炮耸立在西炮台的主阵地上,原来的大炮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损毁了……

离了西炮台,不远便是辽河入海口。

冰封海浪,寒风凛冽,偶有游人不顾风险,踏冰远走嬉闹。

在腊月游走东北小城一日,老臧套着两条棉裤依然觉得寒冷。日暮渐沉,打道回府。酒店旁有一处镜湖公园,公园不大,绕湖而建,湖中有电塔一座,似乎废弃,无人看管……

营口城区路边依然有贩卖烟花爆竹,花两元买了一小盒摔炮,老臧和友人像孩子似得在街上玩了起来……

待修整一日,次日老臧踏上了前往鲅鱼圈的路途。鲅鱼圈之于营口,好比塘沽之于天津,现在的鲅鱼圈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途中路过鞍钢新厂,四处林立的烟囱倒是很符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有的样子……

从营口到鲅鱼圈,第一站就到了敦台山。墩台山背靠营口港,山上建有一座明代烽火台,烽火台边新建一处观景台。不知是否是冬天游客稀少的缘故,整个敦台山公园门户大开,也无人售票。就连观景台上缺的一块玻璃都草草的用一块木板做为遮挡……

敦台山烽火台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要是细算起来,这烽火台比天津卫还年长一岁呢……

下了敦台山,上了青龙山~

这青龙山位于鲅鱼圈市中,传说鲅鱼公主(鲅鱼圈名字的由来-_-

)长得十分漂亮,从长白山天池跑来一条小青龙与她约会,后因感情十分要好,就化作现在的青龙山,想与鲅鱼公主厮守在此地。因此,命名“青龙山”~

青龙山公园的广场上,几位鲅鱼圈大爷欢乐的玩耍着铁鞭……

青龙山上有塔楼一座,不知何名,大门紧锁,未曾一探……

对于久不运动的老臧来说,爬上这海拔百余米高的青龙山也是一件气喘吁吁的事。而且最关键的是,爬上山顶才发现,原来车是可以开上山的……

好吧,既来之,则观之。山顶遥见敦台山,远处的营口港也是一片冰封~

来营口,鲅鱼圈的月牙湾海滨是要一游的。整个月牙湾坐落于渤海之滨,由山海广场、观海堤、渤海明珠观景台和鲅鱼公主雕塑等组成。

海滩沙质很细,而渤海海岸的特点就是滩平浪缓,非常适宜夏天海边度假。不过老臧估计要是真到了旺季,这海边就得和下饺子似得了。只是这天寒地冻时节,也就偶有游人一二。

看着这片无人的冰封海湾,老臧突然想到一句特中二的话:“我要让所有的人知道,这个海滩,被你承包了”……

海堤远处的观景台已经关闭,老臧就拉着友人从堤下的海冰上,一脚深一脚浅的向前探索……

半程回眸,已然踏海很深了……

观景台旁的一处同心锁,风吹日晒几何,不知这锁心之人,又有几多共婵娟,几多相离别……

从观景台边终于能一睹这鲅鱼公主的芳容了。其实要是踏着海冰深入,走上去估计应该不成问题。老臧胆小,怕掉海里……

冬日下,除了时而刮过的海风,一片寂静……

老臧在鲅鱼圈的酒店选在了碧霞山公园旁,这碧霞山因在乾隆年间修建的碧霞宫而得名。老臧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这碧霞宫,悻悻而回。不过,这碧霞山公园倒是和塘沽的紫云公园有几分相似……

碧霞山脚下铸有拓荒牛铜雕一片,是当时为纪念鲅鱼圈设区25周年而立。特拍一张头牛,赠予各位股民朋友……

鲅鱼圈也有座世纪广场,与碧霞山公园临街。老臧看这鲅鱼圈的世纪广场倒是和当年塘沽的世纪广场有很多相似……

偌大的广场上,只有一位老外婆带着她的小孙女悠然的玩耍着……

又至一天日暮时,该是觅食时分了……

在营口,海鲜当然是主打,但对于在海边城市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臧来说,面对海鲜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兴趣了。好在,朝鲜菜在营口也算特色之一,找到一家评价还不错的朝鲜菜馆,狗肉自然是不敢尝试的,不过这石锅拌饭却是十分的地道……

待返程时,老臧决定顺路前往望儿山和熊岳古城一探。行至途中,突遇严重拥堵,久久不能通过,老臧遂下车为友人向前探查究竟。原来农历腊月二十七正值农村赶大集时,对于在城市长大的老臧来说,赶集是个新鲜事。果断抛弃正在堵车的友人,自己赶集去了……

赶集成果如下↓

鲅鱼圈乡村地道大年糕两大块……

友人堵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老臧赶了一个多小时的集,但仍觉意犹未尽,有趣的很……

过了拥堵,不多时便到了这望儿山~

本想在望儿山取景就走,无奈工作人员不许,老臧又觉得俩人花百十元门票只为取景不甘。不信邪,老臧和友人绕山而行,定能一窥望儿山全貌~

临别营口,老臧终于到了心念已久的熊岳古城。话说,若以营口开埠百年为史,那这熊岳古城的历史可追至二千年有余。此城始于辽代,现在若走访遗迹,可能也只剩这明代残壁一隅的绥德门了……

话说是古城,不同于南方那些古迹保存完好的小镇,此城真有负于“古城”二字!

且不说有如偏远乡村,道路破烂,污水横流,一大堆垃圾竟至于古城墙下,这遗迹的保存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打开任何一个介绍熊岳或营口的网页,这个赫然耸立了几百年的古城城楼几乎无迹可寻,反观温泉的招牌倒很是响亮。这个仅剩的古迹,被挤压、被吞咽在陋居之间,不仅毫无腾挪,也无丝毫伸展,只不过是做着苟延残喘。着实令古人悲,今人叹……

写在后记:无论是营口、熊岳还是鲅鱼圈,行走在东北辽南的大地上,老臧始终有几分落寞之感。老东北的繁盛早已散尽多时,也许是冬日荒芜的缘故,这种感觉随着对这片土地愈加触及,愈发明显。就是这样的一片土地,也曾拥有过锦绣繁华,也有过太多的灾难创痕。在现代工业与高楼林立的环顾中,尚可依稀寻觅到古朴的风华和时代的记忆。用一句当下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似乎更适合这片大地的未来与发展……

老臧君一个只为自己和朋友而做的订阅号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大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kouzx.com/ykshj/1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